在我國,故意言辭或著通過其他行為對對方人格或著其他方面進行侮辱的行為屬于侮辱罪,侮辱罪與誹謗罪有點類似,但又有所區別;誹謗的側重點在于捏造事實誹謗他人,侮辱則不一定是捏造事實,但是兩者都是自訴案件。那么,侮辱罪誹謗罪立案范圍及基本要件是什么?詳情參考下文。
一、切實提高對嚴格依法辦理侮辱、誹謗案件重要意義的認識。
一些地方公安機關不能正確辦理侮辱、誹謗案件,直接原因是對有關法律理解不當、定性不準,深層次的原因是對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缺乏清醒的認識。各級公安機關要清醒地認識到,隨著國家民主法制建設的不斷推進,人民群眾的法制意識和政治參與意識不斷增強,一些群眾從不同角度提出批評、建議,是行使民主權利的表現。部分群眾對一些社會消極現象發牢騷、吐怨氣,甚至發表一些偏激言論,在所難免。
如果將群眾的批評、牢騷以及一些偏激言論視作侮辱、誹謗,使用刑罰或治安處罰的方式解決,不僅于法無據,而且可能激化矛盾,甚至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借機攻擊我國的社會制度和司法制度,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各級公安機關要從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大局出發,深刻認識嚴格準確、依法辦理好侮辱、誹謗案件的重要意義,始終堅持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按照“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的要求,切實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努力化解矛盾,避免因執法不當而引發新的不安定因素。
二、侮辱罪誹謗罪立案范圍及基本要件是什么?
根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的規定,侮辱、誹謗案件一般屬于自訴案件,應當由公民個人自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只有在侮辱、誹謗行為“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時,公安機關才能按照公訴程序立案偵查。
公安機關在依照公訴程序辦理侮辱、誹謗刑事案件時,必須準確把握犯罪構成要件。對于不具備“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這一基本要件的,公安機關不得作為公訴案件管轄。
對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侮辱、誹謗行為,應當認定為“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以侮辱罪、誹謗罪立案偵查,作為公訴案件辦理:
(一)因侮辱、誹謗行為導致群體性事件,嚴重影響社會秩序的;
(二)因侮辱、誹謗外交使節、來訪的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等人員,造成惡劣國際影響的;
(三)因侮辱、誹謗行為給國家利益造成嚴重危害的其他情形。公安機關在接到公民對侮辱、誹謗行為的報案、控告或者舉報后,首先要認真審查,判明是否屬于公安機關管轄。
對于符合上述情形,但通過公訴可能對國家利益和國家形象造成更大損害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予以處理。對于經過審查認為不屬于上述情形但涉嫌犯罪的侮辱、誹謗案件,公安機關應當問明情況,制作筆錄,并將案件材料移交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同時向當事人說明此類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屬于自訴案件,不屬公安機關管轄,告知其到人民法院自行提起訴訟。公安機關在立案前的審查過程中,不得對有關人員和財產采取強制性措施。
對于不構成犯罪但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要通過治安調解,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和糾紛;對于調解不成的,應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公安機關在辦理侮辱、誹謗案件時,要深入細致,辨法析理,努力爭取讓違法犯罪行為人和被侵害人心悅誠服地接受處理結果,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取得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三、切實加強對辦理侮辱、誹謗案件的執法監督。
對于侮辱、誹謗案件,公安機關經過審查,認為具有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情形,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報經上一級公安機關同意后立案偵查;立案后需要采取強制措施的,應當在采取強制措施前報經上一級公安機關同意。
對于可能引起較大社會影響的侮辱、誹謗治安案件,在作出行政拘留處罰決定前,應當報經上一級公安機關同意。對于不按照規定報告上級公安機關,或者不服從上級公安機關命令,違反規定對應當自訴的和不構成犯罪的侮辱、誹謗案件立案偵查的,要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員和主管人員的相應責任。
四、高度重視辦理侮辱、誹謗案件的輿論引導。
公安機關辦理侮辱、誹謗案件,在準確把握法律界限,嚴格依法辦案的同時,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對可能引起社會炒作的,要提前做好應對準備。輿論引導要注意把握好時機,信息發布要做到準確、權威,避免引發不安定因素,影響案件正確處理。
侮辱罪與誹謗罪都屬于自訴案件,告訴才處理,如果被他人侮辱或著誹謗的,自己不去法院起訴,公安機關不會進行公訴的;但是,如果這兩犯罪,嚴重危害社會秩序以及國家利益的,公安機關會依法進行立案偵查,并提起公訴。
侮辱罪與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有什么區別?
誹謗罪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誹謗罪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船舶發生海難事故怎樣才能減少海洋污染范圍
2021-02-10本人需要繳納失業保險滿幾年
2021-01-15什么樣的智力成果可以獲得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
2021-01-18如何尋求知識產權的司法救濟
2021-02-28什么是文字商標
2021-01-06在債權債務轉讓中關于概括轉移有哪些情況
2020-11-11檢察院不批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2020-12-17學校沒收手機是違法嗎
2020-12-17車禍不夠傷殘如何賠償
2020-11-18分居后還貸法律怎么規定
2021-02-09雇傭關系無底薪可以嗎
2021-02-21崗位變更合同書怎么寫通知
2020-12-10勞動合同中止怎么恢復
2021-02-14社保減員能否作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條件
2021-02-13加班費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3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銀行不按勞務合同履行工作怎么辦
2021-02-28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1-27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