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日漸發達,成為人們進行網絡傳輸和數據共享的手段。在為人們提供極大便利的同時,也給人帶來了一些麻煩。個人信息在不經意間便會泄露。某些不法分子獲取到個人信息后,對他人進行騷擾、誹謗等,而通過信息我們無法準確地找出對方,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也無法提供準確的信息給到有關部門,便加大了我們搜集證據的難度。那么發信息誹謗到底應該怎么處理才更有效呢?
一、處理方法
1、被誹謗后,可以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2、如果協商不成,可以直接報警處理,情節較輕的,由公安機關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處以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予以刑事拘留
3、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法律依據
1、《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2、《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3、《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十五條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發信息誹謗究其根本是因為個人信息泄露或者公開,平常時在生活中應該注意個人隱私的保護。如果出現被人誹謗的情況,應該及時要求停止侵害,根據上述幾種處理方式按自己實際情況選擇處理。但有一點需注意的是,如果侵權者是單獨發信息,是不構成誹謗的,但可以根據相關法律給予行政處罰。
網絡誹謗犯罪主體有怎樣的刑事責任
誹謗罪的處罰標準是什么?
誹謗罪起訴狀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母都去世了房子歸誰
2021-01-16村委會提留了補償款,能告他嗎
2021-0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哪些機關組成人員
2020-11-20個人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利保護期限
2021-03-21抵押物擔保能否直接執行賬戶
2021-03-01交通事故復核失敗怎么辦
2020-12-07擔保法施行前約定保證期限至主債務全部清償后終止的債權人如何向
2021-02-22土地承包期滿之后怎么續包
2020-11-14侵權賠償協議能否約定管轄
2020-11-23遇到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0-11-21如何確定交通誤工費賠償標準
2021-03-08簽訂了勞動合同跟是否在試用期內有關系嗎
2021-03-07離婚后還要計生考核嗎
2021-01-15遺囑繼承的有效要求有哪些
2021-02-16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已登記的地役權首次登記需要的材料
2020-11-26什么是專業的房地產評估
2021-03-18普通員工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2021-02-21勞務外包哪個單位繳納全部保險嗎
2021-03-23申請仲裁解除合同可以不去上班嗎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