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監護人不想擔任怎么辦?
法定監護人不想擔任監護人的情況下,可以把監護權轉讓給一個條件的人。找不到合適條件的人就必須要自己擔起這個監護人的責任和權利。
首先,所謂法定監護是指監護人直接根據法律規定而產生。法定監護是指監護人直接根據法律規定而產生。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監護人首先應由其父母擔任,如父母死亡或無監護能力的,按順序應由以下人員擔任: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的兄、姐;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
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按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除此而外,經有關單位同意,精神病人的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擔任監護責任,也可以擔任監護人。
指定監護是指監護人由人民法院或其他有權指定監護人的單位、組織的指定而產生。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指定監護有兩種情況:
1、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沒有近親屬或近親屬喪失監護能力時,有關單位或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可以從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其他近親屬、朋友中指定監護人;
2、當近親屬對于由誰擔任監護人發生爭議時,有關單位、組織可以進行調解并從他們中間指定監護人。
在以指定監護方式設立監護的情形,如果當事人對指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作出維持或撤銷原指定的判決,如果原指定被判決撤銷,人民法院應另行指定監護人。
監護人在下面情況下可變更和終止
(一)監護人的變更
監護人不宜繼續擔任監護人或者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組織的申請,經查明事實,撤銷監護人的資格。通過訴訟撤銷監護后,原監護人的監護權利被取消,依法應另行確定監護人。所以,撤銷監護并不意味著被監護人不再需要監護,而是撤換新的監護人,這實際上是監護人的變更。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法通則的實施意見》第 18條規定:“監護人被 指定后,不得自行變更。擅自變更的,由原被指定的監護人和變更后的監護人承擔監護責任。
(二)監護人的終止
監護的終止,設定監護的客觀條件自然消失,導致監護的存在成為不必要,從而解除監護關系。引起監護關系終止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
1、被監護的未成年人已達成年。
2、被 監護的精神病人痊愈,并已由人民法院作出撤銷監護的裁決。
3、監護人死亡。
綜上所述,有的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法定監護不僅是法律要求也是道德上應該主動監護的義務,但是也有的成年人不愿意負責人就想要推脫自己法定監護人的身份,所以除非當事人能夠找到比自己更加合適的監護人否則是不能夠推脫自己的監護責任的。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協議離婚后的財產分割
2020-11-12如何認定工傷
2020-12-26告政府能直接到中院嗎
2020-11-29滯納金是否屬于行政強制措施
2021-02-25房屋租賃協議范本
2021-02-24意思自治原則與民事主體平等原則的沖突
2021-03-18和現役軍人結婚對女方有法律保護嗎
2021-01-21商標侵權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8責任認定書屬于結案嗎
2020-11-22訂婚退婚訂金怎么辦
2020-12-22可撤銷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2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過了沒漲工資怎么辦
2020-12-10單位裁員怎么計算失業補償金
2020-12-14非試用期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191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15飛機托運行李丟失如何賠償
2021-03-25航班延誤險延誤時間如何計算
2020-11-23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1-29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
2021-02-18保險合同必須書面生效嗎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