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兒童法定監護人是什么意思?
法定監護人,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擔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的人。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法定監護人包括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和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包括三種:
一是未成年人的父母;
二是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
三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民政部門等法人組織。擔任監護人的順序依血緣關系和組織關系的遠近而確定,順序在前者排斥順序在后者。
二、法定監護
監護是指依照法律規定,對特定自然人的人身權益和財產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的法律制度。監護主要是保護民事行為能力欠缺者即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監護是一種職責和義務,我國法律中采取廣義上的監護含義,對監護制度做了原則的規定:
(1)未成年人的監護
(2)精神病人的監護。
依照《民法總則》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監護人順序是: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義務
監護人員負有保護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義務。在實施義務教育中,初中生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主要應承擔如下義務和責任:
1、必須按時送適齡的子女或其他被監護人入學;
2、必須保證適齡的子女或其他被監護人接受完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不得讓他們中途停學;
3、應按規定,交納政府規定的義務教育雜費;(生活確實困難,無力支付雜費的家庭可向就讀學校提出申請減免)。
4、必須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配合學校教育好子女或其他被監護人,使孩子能健康成長。
根據《義務教育法》第十五條規定,對于那些未經批準,拒送子女或被監護人人學,以及讓正在小學、初中就學的子女或被監護人中斷學業的家長,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分別情況,給予批評教育,罰款或其他行政處分,開采取有效措施,責令他們送子女或被監護人人學。
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是: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親屬。
因為兒童和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都無法對自己的行為和自身安全問題提供保障,所以國家也是制定了相應的法律,同時也要按照規定設立法定監護人,法定監護人也要按照規定對監護人的人身以及財產方面提供保障,如果沒有積極履行義務,我們也可以提出更換監護人的申請。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速打電話被拍怎么處罰
2021-03-17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如何處理
2021-01-07就業協議的有效期限怎么算
2021-03-16事實婚姻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權取得死亡撫恤金嗎
2021-01-27什么是指定委托收款
2021-01-02駁回起訴該怎么辦
2021-03-21動物園動物因游客挑逗咬人誰負責
2021-01-27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勞動調解用人單位可以不到場嗎
2020-11-29投保一定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8在人身保險合同中受益人填誰
2020-11-14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一)
2020-11-27胡某訴某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9某保險公司訴某公司保險合同一案
2020-11-29車輛保險合同的管轄權怎么認定
2021-02-28下述保險公司責任是否應該免除
2021-02-05我的汽車在外地出險怎么辦
2020-12-16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