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未成年的監護人嗎?
根據《民法通則》第十六條規定,可以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有:
一、未成年人的父母。父母是子女最近的直系長輩親屬,且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管教的義務,所以,《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一款首先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這里所說的父母包括親生父母、養父母、無撫養關系的繼父母,即只要存在父母子女身份關系的父母,就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護人。
二、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時,《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1)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2)未成年人的兄、姐;(3)經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關系密切的且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其他親屬和朋友。
《民法通則》關于上述人員排列的順序,是擔任監護人的先后順序。即監護人首先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擔任;當祖父母、外祖父母死亡或無監護能力時,則由有監護能力的兄、姐擔任監護人;如果沒有兄、姐或兄姐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時,則由其他關系密切的親屬和朋友擔任。但是,其他親屬和朋友擔任監護人時,必須是他們自愿承擔監護職責,并且經過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的同意。
三、無上述監護人時或上述監護人均無監護能力時,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此外,未成年人的父母也可以用遺囑的方式為未成年人指定上述人員中的某人或上述人員以外的某人擔任監護人,只要該項遺囑具有法律效力,這種指定就受法律保護。
對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產生爭議時,應當如何處理?
對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產生爭議時,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的,可提起訴訟,由法院裁決。對前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無監護能力或者令其擔任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法院可根據對被監護人有利的原則,從后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擇優指定。被監護人有識別能力的,還應征求被監護人的意見。
綜合上述對于監護人 問題的討論和相關 法律規定 的詳細解析,從上面小編整理的 監護人責任 內容中,可以清楚的知道對于未成年的監護人的判定,父母是作為合法第一監護人,這里的父母包括親生父母,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等,接著再是其他的親屬和朋友,最后是一些民政組織。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訴轉自訴案件是什么意思,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3-24暴力查封的行政強制措施能否提起行政復議
2021-01-04工作時猝死怎么賠償
2020-12-26婚外情被跟蹤是否違法
2021-03-12未經消防驗收房屋出租合同效力應怎樣認定
2021-03-21老人需要有監護人嗎
2021-03-22家庭冷暴力離婚能索要賠償嗎
2021-03-11離婚能向滿十八歲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3-12民事案件中移送管轄可以復議嗎
2021-03-24婚內財產協議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1-14夫妻間冷暴力違背婚姻法嗎
2021-02-09網上商城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31幫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06自建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1-02-08勞動合同終止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3單位現在突擊裁員要給勞動者補償嗎
2021-02-14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人身保險不予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6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如何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