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國家,可能大家比較熟悉的監護,指的就是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督和教育,但是實際上除了這種監護,還存在著其他的監護方式,比如說對于老年人的法定監護,主要是因為老年人,他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那么,老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一、老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法定監護人,法律術語。監護是指依照法律規定,對特定自然人的人身權益和財產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的法律制度。監護主要是保護民事行為能力欠缺者即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法定監護人就是具有監護責任的對象。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六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八條規定:“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二、事實監護人
其實就我國民法上來說,是不存在事實監護人這一法律詞條的。雖然我國《民法通則》有關于監護人詳細法定順序,但由于個體實際情況的特殊性和復雜性,法定的監護人往往不是兒童或者精神病人事實上的監護人,那么顧名思義,這里的事實監護人就是指生活中實際上對兒童或者精神病人進行監護職責的人。
法定監護人和事實監護人的關系
事實監護人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變更監護權,從而成為法定監護人。
監護權的變更的前提有三種情況:一是現有的監護人喪失了監護能力。二是監護人不履行監護權,即監護人有能力但不履行監護的職責 三是由于失去監護人;并且監護權的變更需要由孩子生父母,長期撫養孩子的祖父母等等,必須是與孩子生活非常親密的親屬或組織提起變更孩子監護人的訴訟請求;最后由法院根據具體情形,從有利于孩子身心成長的原則出發,做出變更孩子監護人的判決。
老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實際上指的就是,法律上所規定的監護人,在這里也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實時監護和法定監護之間存在的一定關系,如果有什么不懂的話,也可以咨詢一下當地專業的律師。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有錢”是否代表一定能獲得子女的“監護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養豬場污染如何處罰
2021-03-11法律顧問費和代理費要分開收嗎
2020-12-19交通事故認定工傷怎么賠償
2021-03-02車禍二級傷殘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0-12-04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1-03-08有產權公寓可以抵押嗎
2021-02-22租房如何挑選中介公司
2020-12-28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保險索賠時間不可過長
2021-01-07保險公司理賠要原件嗎
2020-12-20年金
2021-02-06簽訂個人承包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25土地轉讓手續是如何辦理的
2021-03-02廠房拆遷補償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2-11企業拆遷后退休年齡條件是怎樣的
2020-12-23產業園區拆遷戶怎么安置
2020-11-21妻子離家再婚,返村索要拆遷款合法嗎
2020-12-06無產權證房屋拆遷有補償嗎
2021-01-20房子繼承之后沒過戶怎么補償拆遷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