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不少夫妻因為一些小矛盾或者意氣用事,最后各自分道揚鑣。有些小寶寶從小就要受到離異帶來的不幸。父母離婚后,為直接撫養方依然有著對子女養育的責任,同時也可以進行探望的權利。那么我來為大家講一下離婚后嬰幼兒探視的知識吧!
一、法律條文
《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
“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一般法院會判決另一方在每個月的單周或雙周的某一天行使探視權,也可能會有一至兩天的探視時間。如果另一方行使探視權明顯影響孩子的成長健康,或十周歲以下的兒童明確不愿被另一方探視,可另行向法院起訴,由法院暫時中止另一方的探視權。除此之外,任何人不能剝奪另一方對孩子的探視權。
二、探望權次數
探望權是一項立法權利。探望權的行使是享有探望權的主體執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離婚判決或雙方生效協議的實質性內容。這種權利是父母基于親子關系而享有親權的一種體現。只要當事人在離婚或變更撫養關系時不放棄,探望權就與直接撫養權同時成立。這種權利不需要確定,是自然享有的,所需要主張只是探望方式、時間等。
由于探望權的行使,涉及到直接撫養子女一方及子女的利益。修訂后的《婚姻法》規定:“行使探望權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從這個規定可以看出,《婚姻法》在確定探望權的行使問題上,確立了當事人協議與法院判決兩種方式,并且確立了“當事人協議優先”的原則。
根據“協議優先”的原則,探望權的行使首先由當事人協議。協議的內容主要包括探望的時間、地點、方式等問題。協議可在法庭外進行,也可在人民法院調解過程中進行,協議的內容應記載在離婚調解書上。之所以由當事人協議,是因為當事人雙方對自己和子女生活實際狀況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使達成的協議不致脫離實際情況,同時通過平等協商達成的協議也容易執行。
所以綜上所訴,其實探望權一般都是以協商為主,兩方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協商探視的時間地點以及次數。不過,小孩子都希望有一個完整的家,他們不希望自己爸爸媽媽離婚。離婚后嬰幼兒探視的知識就講到這啦!
離婚小孩撫養權怎么爭取?
關于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有哪些法律規定
兩個孩子離婚后撫養權怎么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漏診應否承擔民事責任
2021-03-07違法注冊資本金行政訴訟時效
2020-11-17傳統老字號可以轉讓嗎
2020-11-25銀行抵押的房子能申請保全嗎
2021-02-12能否剝奪未成年人政治權利,能否剝奪外國人政治權利
2020-12-04未簽訂借款合同發生糾紛要去哪里起訴
2021-01-01離婚后隱藏財產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2-29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提高注冊資本嗎
2021-03-13掛靠企業違法的責任承擔
2020-12-10人事入職交錢合法嗎
2021-01-12合同變更競業限制還有效嗎
2021-01-16怎么對抗政府非法征地
2021-02-17面對求職單位的女性性別歧視怎么辦
2020-12-29旅行社責任險條款簡介
2021-01-30如何使保險公司的責任免除條款真正的免除保險責任
2021-02-11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怎么操作
2020-12-29什么時候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2021-03-25土地轉讓合同效力的認定方法是什么
2020-12-07土地互換20年對方反悔怎么辦
2021-02-08住改非拆遷停產停業損失怎么補償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