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監護人和指定監護人聽起來很相似,其職責也大致相同,但是這兩者就近有什么區別呢?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才能指定監護人呢?下面律霸小編將為您指出法定監護人與指定監護人的區別與職責的相關知識。
一、什么是法定監護人
法定監護人,法律術語。監護是指依照法律規定,對特定自然人的人身權益和財產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的法律制度。監護主要是保護民事行為能力欠缺者即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法定監護人就是具有監護責任的對象。
《民法總則》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二、什么是指定監護人
由后死亡的父或母于遺囑中指定者,稱指定監護人。
設定指監護人是為防止一些未成年人,沒有父母,也沒用親人。這時的監護人就由法院指定,一般是未成年人父母的朋友、所在街道社區的管理人員等。
三、監護職責
監護人的職責是依法履行對被監護人的義務,保護其依法享有的權利,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具體意見(試行)》第十條規定,監護人的法定監護職責是:
1、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
2、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
3、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
4、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訴訟;
5、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
6、在被監護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人發生爭議時,代理其進行訴訟。
另外,根據相關規定,因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了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監護人應承擔賠償責任;如果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由監護人承擔,被監護人有財產交由監護人代管的,應從被監護人的財產中支付,不足部分,應由監護人承擔。
法定監護人與指定監護人都對被監護人有一定的責任和義務,如果出現特殊情況,指定監護人還是要相對可靠一些。但事情都有特殊性,還希望當事人可以找到當地政法機構進行咨詢。
孩子的法定監護人是誰?
法定監護人的年齡有限制嗎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應該如何確定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如何多分財產
2021-01-16大棚拆遷補償不合理怎么辦
2020-12-08服刑人員減刑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26強制傳喚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01交通事故腦部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可以做
2021-03-17婚內出軌被當場捉奸可以作為離婚賠償證據嗎
2021-01-13買了小產權房怎么辦
2020-12-28被辭退會影響找工作嗎
2021-02-24交通事故意外險的免責事項
2021-01-23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之間存在什么不同嗎
2020-11-19人壽保險出事故理賠嗎
2021-01-11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療機構?
2020-11-21尾燈噴熏黑膜被追尾了保險會賠嗎
2021-01-06公眾責任險的作用有哪些呢
2020-11-17土地出讓金屬財政收入嗎
2021-02-02房拆遷安置房產證辦理流程
2021-01-18如何判斷是否在拆遷紅線范圍內
2020-11-25房屋拆遷補償款是如何確定的
2020-11-28買拆遷房辦房產證時房主加價怎么辦
2020-11-10蘇州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及補助金額是怎樣的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