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對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來講,由于他們不屬于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此需要為其設立監護人,保護其利益。但是精神病人法定監護人與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不同,到底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有哪些?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有哪些
精神病人監護人的設定也包括法定監護和指定監護。
法律對于近親屬、朋友擔任監護人,設有一定順序。對于未成年人,其祖父母、外祖父母為第一順序,兄姐為第二順序,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為第三順序。對于精神病人,其配偶為第一順序,父母為第二順序,成年子女為第三順序,其他近親屬為第四順序,關系密切 的其他親屬、朋友為第五 順序。前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無監護能力或者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對被監護人有利的原則,從后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擇優確定。被監護人有識別能力的,應視情況征求被監護人的意見。監護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同一順序的數人。
根據《民法通則》十七條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按照以下原則確定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一、二、三、四、五項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監護人有哪些職責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具體意見(試行)》第十條規定,監護人的法定監護職責是:
1、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
2、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
3、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
4、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訴訟;
5、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
6、在被監護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人發生爭議時,代理其進行訴訟。
另外,根據相關規定,因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了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監護人應承擔賠償責任;如果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由監護人承擔,被監護人有財產交由監護人代管的,應從被監護人的財產中支付,不足部分,應由監護人承擔。
閱讀完上述內容后,相信大家已經知道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是誰了吧,一般情況下是其配偶,如果沒有結婚的話,那么就是其父母。成為監護人也要履行一定的義務,即保護被監護人的利益。要是你在這方面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法定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時怎么辦
父母作為法定監護人可以放棄監護權嗎
法定監護人可以多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漲工資不兌現怎么維權
2021-03-01上市公司收購流程有哪些
2021-02-01做企業技術顧問違法嗎
2021-02-27遺囑人燒毀公證遺囑能否視為撤銷遺囑
2020-11-28贍養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1申請撤銷強制執行后多久解凍
2021-02-06申請先予執行的裁定時間
2020-12-07沒收手機算犯罪嗎
2021-01-04交通事故簡易程序
2020-12-05工傷申請財產保全有必要嗎
2021-02-25家庭暴力犯罪中應該怎樣認定虐待和故意傷害
2021-01-29贍養老人能否以提供住房為準
2020-12-09停薪留職員工還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公司倒閉法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05暴雨致機動車發動機損壞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3-23防范保險欺詐的對策是怎樣的
2020-11-29對投保人不如實申報被保險人年齡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27商業三者險與交強險區別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