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結婚為前提的一對情侶同居3年多,誰料離登記結婚就差兩個月,男方卻突然與他人結婚。為了爭奪之前買下的一套房產,雙方最終鬧上法庭。日前,松江區法院審結了這起同居關系析產糾紛案。
同居后共同出資購買婚房
2006年3月,張先生與陳小姐相識并同居。2007年2月,兩人共同購買一套婚房,總價67萬余元,首付27萬余元,剩余房款由張先生進行商業貸款。首付款中有陳小姐父親出資的7萬元。
2008年2月,該房屋開始裝修,花費10余萬元,由女方出資。裝修完畢后,張先生、陳小姐及陳小姐的母親入住該房屋,雙方選定2009年9月9日登記結婚。然而由于一些生活瑣事,雙方矛盾開始激化,張先生待在家里的時間越來越少,甚至不回家。雖然兩人關系大不如前,但陳小姐還是一心想和張先生成婚。不料轉眼到了2009年7月底,當陳小姐正準備著張-羅結婚事宜時,張先生卻提出要與另一女子登記結婚,并稱該女子已有身孕,隨后兩人結束戀愛關系。
結束三年同居,情侶翻臉
同居關系結束后,張先生起訴到法院要求取得房屋所有權,按陳小姐享有房屋28%的份額支付房屋折價款,并要求陳小姐母女在一個月內搬離。
陳小姐則稱,房屋貸款并非張先生一人在還,自己先后共計轉賬1.8萬元給張先生歸還房屋貸款。除去首付7萬元是自己父親出資外,房屋的裝修和家具等都是由陳小姐出資。在同居期間生活開銷也全由女方承擔。所以張先生主張“陳小姐享有28%的份額”明顯有失公平。陳小姐提出,根據雙方同居期間出資情況,該房屋應平均分割。
法院征求房產公司及貸款銀行意見,貸款銀行認為,變更貸款手續較復雜,傾向不變更主貸人。經張先生申請,法院委托估價公司對該房屋公開市場價格進行了評估,該房屋市場價值為165萬余元,裝修價值約為5萬余元。
最后法院綜合各方證據,酌定張先生、陳小姐對于房屋分別享有65%和35%的財產份額。鑒于張先生在房屋內享有較大的份額,且貸款在張先生名下,故法院確定張先生享有房屋所有權,由他給付陳小姐相應的房屋折價款。
法官點評:
本案可以看出同居關系不受法律保護,同居期間購買的房屋不能按夫妻共同財產平均分割,只能按照出資多少及共同生活的具體情況由法院酌定具體份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融資后倒閉怎樣去處理
2021-01-01原產地標記注冊流程是什么
2021-03-09單獨針對違約金能否設計抵押擔保
2021-02-14在先債權能否對抗已登記的物權
2021-02-21擔保合同能否約定獨立效力
2020-12-12安置房產權屬于戶主嗎
2020-12-05繼承房屋產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1-02-10外賣不讓進小區違法嗎
2020-12-14買房注意購房合同的九個看點
2020-11-27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試用期解聘賠償是試用期工資還是轉正后的工資
2021-01-25試用期完離職扣一半工資怎么辦
2021-03-08長時間拖欠工資可否追償利息
2021-02-19產品責任險與公眾責任保險的比較
2021-02-20產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飛機延誤一小時賠償嗎
2021-02-21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人身保險可以退保嗎
2020-12-12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了一場官司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