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夫妻離婚的案件中,常常會出現因為離婚一方某種原因對另一方造成精神損害,需要賠償精神損失的情況。那么,我國的新婚姻法精神賠償的具體規定是什么?為此,小編在下文中整理了該問題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什么是精神賠償?
精神損害賠償是指自然人在人身權或者是某些財產權利受到不法侵害,致使其人身利益或者財產利益受到損害并遭到精神痛苦時,受害人本人、本人死亡后其近親屬有權要求侵權人給予損害賠償的民事法律制度。一般而言這樣的精神損害通常包括兩個方面的情況,一種是因遭受有形人身損害或者財產損害而導致的精神損害;另一種是未遭受有形人身損害或者財產損害而直接導致的精神損害。精神損害包括兩種形態,一種是受害人可以感知到的精神損害稱為積極的精神損害;另一種是受害人由于心智喪失或者其他原因無法感知的精神損害稱為消極精神損害。當受害人由于侵權行為所導致的精神上的損害達到一定的程度,要求侵權人進行賠償,這個是非常有必要的,也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
我國的新婚姻法精神賠償的具體規定是什么?
婚姻法對此沒有數額上的規定。最高法院有一個關于精神損害賠償的司法解釋。但也僅是原則性規定,對數額的賠償計算也也沒有規定。還有是醫療事故條例有相應的計算規定。目前各地司法實踐數額各有不同。宜向當地律師咨詢。 但可參考以下資料: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就規定:“造成受害人精神利益損害而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具體賠償標準規定如下:侵害人是自然人的,一般性精神損害賠償標準為1000元—3000元;嚴重精神損害,賠償標準為3000元—5000元;侵害人侵害行為特別惡劣、受害人的傷害程度特別嚴重或社會影響特別大的,可根據實際需要,適當提高上述賠償標準,但判決前必須呈報省法院復核。”“受害人因侵害行為影響正常工作、生活、學習的,為一般性精神損害;受害人因侵害行為導致工作失誤、學習成績下降、生活無常或者自殺等嚴重后果的,為嚴重精神損害。”
離婚問題的精神損害賠償原則上不應高于上述標準。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一般情況下,離婚案件中,精神賠償標準在婚姻法中還沒有明確規定,需要參照精神損害賠償的相關規定,也可以依據山東省的相關規定作參考。
?婚姻法司法解釋對同居、重婚有明確規定
?2017年新婚姻法的規定是什么
?婚姻法對夫妻共同債務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分辨交通違法短信的真假
2021-02-2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解讀之三
2020-12-17工地受傷到哪里做工傷認定
2021-01-16手腕功能鑒定評殘
2021-01-22父母和子女能簽訂贍養協議嗎
2021-03-22事實婚姻的認定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25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01傳喚是行政強制措施嗎
2020-11-15裁定管轄包括哪三種管轄
2021-01-01交通事故車物定損要注意什么
2020-12-07擔保合同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1-03-16企業破產車輛能過戶嗎
2020-12-08租房遇到黑中介不退定金怎么辦
2020-12-24怎么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19調崗到外地可以不同意嗎
2021-01-27家庭財產保險案例
2021-01-21保險經紀人辦理保險經紀業務產生的法律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2-02保險報警但是未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0-11-12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進行民事訴訟可行嗎
2020-12-13為獲理賠編造虛假事實騙保險公司構成犯罪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