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對于這些“用心良苦”的家長們來說,也許只是看到了“娃娃房”的利,卻沒意識到它的弊。
把房子放到孩子名下,有哪些利?
規避稅費
將房子直接登記在未成年子女名下,相比贈予、繼承等既省錢又方便,能省下不少稅費,還不用擔心將來會征收遺產稅;
規避家庭破產風險,為自己和孩子都留條后路
有些家長從事商業經營活動,在經營良好時提前策劃,以孩子名義購置房產,如果面臨生意失敗,資不抵債等風險,還能給自己保留一部分東山再起的資本,為自己和孩子都留條后路。
夫妻感情出現危機,從保護子女權益出發,把房產登記在子女名下
夫妻之間產生矛盾時往往互不相讓,誰也不愿在財產上吃虧,此時有些夫妻會共同出于對子女的愛護,協商將房產登記在子女名下。
提前為孩子準備婚前財產,不用擔心其婚后被配偶分割
這樣做也存在各種風險隱患
買房不能貸款
如果買賣合同約定房屋的購買方是未成年人一人,則該房屋買賣不能申請銀行貸款,只能一次性付清房款。
子女購買新房需遵守二套房政策
如果房產證上有子女名字,孩子成年后買婚房,孩子可能面對二套房政策——婚后購買家庭第二套房要交房產稅;如果房子的貸款還沒有還清,首付需按二套房標準,貸款利率也可能上浮,買房的成本增多不少。
父母不能隨意處置房屋,確需處置時手續麻煩
父母不能隨意出售、抵押未成年子女名下的房屋。必須是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利益,若其出現重大疾病需要錢來治療或生活學習需要等。必須提供監護人簽名保證其具有監護人資格和出售房產是為了未成年人利益的保證書,保證書須經公證處公證。另外,父母出售房產所得款項應全部用于撫養未成年人。否則,日后孩子一旦提出異議,認為父母侵犯其合法權益,父母還要承擔賠償責任。
父母離婚時易出糾紛
如果夫妻離婚,以未成年孩子名義購置的房產歸屬往往會引起法律糾紛。如果房產不作為共同財產來分割,那么該房產應屬承擔撫養孩子義務的一方與孩子共同居住,可能會由此引發撫養權爭奪局面。
父母想再收回房屋困難,且無法控制子女成年后擅自處分房產
父母出資購房,把房產登記在子女名下,就意味著父母把這套房贈與了子女,只有子女才對這套房子擁有所有權。
如果父母年老,子女成年后不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父母想收回房屋將會有很大的法律障礙。現實中已有子女成年后將房屋出賣,不讓其父母居住的情況發生。之前在一起離婚案件中:張先生未成年時,其父母即以其名義購置了房產,張先生成年成家后瞞著父母將房產加上了妻子的名字,當其婚姻觸礁離婚時,妻子根據約定分得了50%的產權,張先生的父母為此深受打擊,悔不當初。
孩子如婚后發生意外,配偶有權繼承婚前財產
如果孩子在婚后不幸去世,其配偶、孩子和父母同為第一順序繼承人,有權繼承逝者的所有財產,包括婚前財產。這意味著,如果孩子在未成年時和父母共有房產,孩子名下的房產也將作為遺產分割和繼承。
如果名字已經加上,如何規避上述風險?
各種過戶成本
如果房產證上都寫父母的名字,那又會面臨另外一個問題:未來過戶的成本。房產過戶分贈與、買賣、繼承幾種方式,究竟哪種最省錢?
繼承法
主要費用:登記費。需要到不動產登記中心辦理不動產登記,需要繳納不動產登記費80元。
贈與法
主要費用:個稅+契稅+公證費(并非強制要求)。直系親屬贈與免個稅;非直系親屬贈與視同買賣,需要支付個稅,即房產交易盈利部分的20%或者房款的1%(房產證滿5年并且是唯一住房的可以免除)。此外還有契稅3%和公證費1%。
需要提醒的是,以繼承法和贈與法過戶房產,繼承人或受贈人日后賣出此房時,如房產證年滿5年且是唯一住房,可免征個稅。否則,將計征20%個稅。
買賣法
主要費用:營業稅+個稅+契稅。在房產過戶中,買賣是最常見的方式,也是操作較為便捷和安全的方式。但是,如果買入價比較低的話,日后出售時賣出價與買入價的差額會增大,再出售時則需要繳納更多的稅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修路施工噪音大賠償嗎
2021-02-22對因產品質量問題引起的糾紛應當采取何種方式解決
2021-02-12怎樣有效變更涉外離婚撫養權
2020-12-16婚姻效力能否追溯
2021-02-25律師出具法律意見書收費標準
2020-12-05法人獨資企業公司章程范本
2021-01-23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的繼承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1-02-23連帶責任征信多久能消除
2020-12-31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標準
2021-02-11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怎么解決交通事故兩方受傷賠償的問題呢
2020-12-03英國對保險經紀人的管理問題有哪些
2021-02-02保險合同保證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6司機在交通事故后逃逸保險公司是否應理賠?
2020-11-19追尾但是損失不大要報保險嗎
2021-02-24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
2021-01-04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指什么
2021-03-25土地轉讓申請怎么寫
2021-01-17營業房拆遷按照普通住宅補償合理嗎
2020-12-01舊房改造補償太低,能不能拒絕改造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