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爭議仲裁法時效的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二、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的時效中斷
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當事人能夠證明在申請仲裁期間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申請仲裁期間中斷:
1、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
2、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
3、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
申請仲裁期間中斷的,從對方當事人明確拒絕履行義務,或者有關部門作出處理決定或明確表示不予處理時起,申請仲裁期間重新計算。
三、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的時效中止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勞動爭議仲裁時效計算是關系到勞動仲裁申請的者的切身利益的。
四、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的意義
1、護勞動關系的穩定。時效制度的作用就在于使事實狀態與法律狀態相一致,從而結束當事人間的權利義務的不穩定狀態,使之在法律上重新固定下來,從而維護了勞動關系的穩定。
2、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因仲裁時效完成后,權利人即喪失請求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保護其權利的請求權,因此仲裁時效就起到了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請求權的權利。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有利于勞動爭議的盡快解決,維護勞動關系的穩定。
3、利于正確處理勞動爭議案件。仲裁時效制度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從而使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盡快地介入勞動爭議,這樣因爭議發生的時間較短,易于調查取證,便于正確處理,防止因年代久遠、證據不全或難以辨認而導致錯誤裁決。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同業拆借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如果不清楚仲裁的時效的,比較容易錯過有效的仲裁時間,在仲裁有效期內作出的仲裁才是有效的,超期的需要重新提出仲裁的申請。規定仲裁時效也是規范仲裁工作的需要。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倒閉傷殘津貼怎么辦
2020-12-28交通事故訴訟擔保人是律師嗎
2021-01-02普遍的六大陷阱揭底
2020-11-26房屋的遺產繼承可以選擇放棄嗎
2021-02-04擔保合同另有約定是指什么
2021-03-02委托擔保合同
2020-11-26給保姆費能證明贍養父母嗎
2020-11-12當選業主委員會成員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30企業停產是否屬于勞動關系終止
2021-01-08學生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6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航班延誤險的規定
2021-02-24車禍受害人對保險公司賠償不服該如何處理
2020-12-19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8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2-02保險公司先行墊付流程
2021-01-31江蘇通州最低職工保險,職工自己需繳多少
2020-12-20保險合同簽訂要經過哪些階段
2020-12-23什么是保險詐騙罪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