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時效
2008年5月1日后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但對于2008年5月1日前發生的勞動爭議案件,有關仲裁時效和起訴的規定及適用《勞動法》。《勞動法》關于仲裁時效規定于第八十二條: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對勞動爭議案件規定仲裁時效,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
1、維護勞動關系的穩定。時效制度的作用就在于使事實狀態與法律狀態相一致,從而結束當事人間的權利義務的不穩定狀態,使之在法律上重新固定下來,從而維護了勞動關系的穩定。
2、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因仲裁時效完成后,權利人即喪失請求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保護其權利的請求權,因此仲裁時效就起到了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請求權的權利。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有利于勞動爭議的盡快解決,維護勞動關系的穩定。
3、有利于正確處理勞動爭議案件。仲裁時效制度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從而使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盡快地介入勞動爭議,這樣因爭議發生的時間較短,易于調查取證,便于正確處理,防止因年代久遠、證據不全或難以辨認而導致錯誤裁決。
三、時效中斷
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當事人能夠證明在申請仲裁期間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申請仲裁期間中斷:
(一)方當事人主張權利;
(二)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
(三)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
申請仲裁期間中斷的,從對方當事人明確拒絕履行義務,或者有關部門作出處理決定或明確表示不予處理時起,申請仲裁期間重新計算。
如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是指當事人因勞動爭議糾紛要求保護其合法權利,必須在法定的期限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否則,法律規定消滅其申請仲裁權利的一種時效制度。
由此可見,在實踐中,當事人必須在法定的期限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對于提出當事人申請而言,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時效60天。另外一種情形,如因勞動報酬引起的糾紛,則不受限制,導致勞動關系一旦中止,那么在一年內有效。對于部分行業而言如房地產等建筑業,一由于年并不能保護勞動者權益,凡工資拖欠現象較為嚴重,那么就需要延遲了。更多相關勞動相關法律問題,律霸網專業提供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房產買賣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21提供法律援助法院有義務嗎?
2021-02-26當事人能否要求返還定金
2021-02-05法律規定公職人員違紀如何處分
2021-01-29消費者享有哪些基本權利
2020-12-24未成年人可成立特別累犯嗎
2021-02-16收集婚外情離婚賠償證據的方式
2021-02-28贍養人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3-10管轄異議答辯狀怎么提交
2021-01-10按揭房能否再次擔保抵押
2021-02-03政府拆遷司法提存的程序
2021-01-31什么是合同債務轉移,合同債務轉移需要哪些條件
2021-03-13擔保合同如何履行
2020-12-15回購房
2020-11-12房產證不滿三個月能辦抵押貸款嗎
2021-03-24公司不按制度處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2020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賠償
2021-03-22勞動糾紛是否堅持屬地管理
2021-02-21用人單位可以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嗎?
2021-02-21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