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繼承法第25條司法解釋內容是什么?
繼承法第25條司法解釋內容是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本條規定了對繼承、受遺贈作出接受或放棄表示的期間及效力。
繼承開始時,有權參加繼承的繼承人對被繼承人的遺產享有繼承權。但享有繼承權并不等于繼承人已經取得了遺產的實際所有的權利。每個繼承人是否實際參加繼承,應以其得到被繼承人死亡通知,知道繼承已經開始,并在遺產處理前對被繼承人的遺產作出接受或放棄的意思表示為依據。接受繼承是指繼承同意接受遺產的意思表示。它有兩種表示方式。
一是明示的表示方式。即用口頭或書面的方式向有關繼承人、公證機關、人民法院、遺囑執行人、死者生前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基層組織表示自己愿意接受死者遺產的意思。
二是默示的表示方式。即指繼承人雖然沒有公開明確地表示接受死者遺產的意思,但在法律上以其行為推定了他接受了繼承。
放棄繼承,是指繼承人不接受遺產的意思表示。它必須有明確的意思表示,即必須以明示的方式來表示。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繼承開始后、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到期沒有作出表示的,推定為接受繼承。受遺贈的接受與放棄,是指受遺贈人同意接受遺產和不接受遺產的意思表示。接受遺贈,必須以明示的方式為之。受遺贈人接受或放棄受遺贈的意思表示,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法律即推定為放棄受遺贈。
二、繼承規定內容是怎么樣的?
對于法定繼承因為,繼承順序是考慮到家庭關系、身份關系、血緣關系等依照法律規定而產生的繼承規則,法律上任何遺產都應該被繼承(可以選擇放棄),所以只要不明確表示放棄的,都享有法定的繼承權。
對于遺囑繼承,因為遺囑繼承要優先于法定繼承,而且遺囑繼承的繼承人不限于近親屬,所以變數和社會公德上的約束會更多,法律規定2個月的繼承表示期限就是督促繼承人及時行使權利,可以讓被繼承人的遺產(未在遺囑中處理的遺產,按法定繼承處理)能夠早日擺脫所有權不穩定狀態,而作出的一種類似訴訟時效的時效規定。
我國法律當中對于放棄繼承和接受繼承有著明確的規定。當然在放棄繼承的時候,必須是在遺產處理之前放棄繼承,如果遺產已經著手處理的話,那么是不能夠采取放棄繼承的措施的。
第一法定繼承人財產如何分配?
遺產繼承順序和比例是怎樣的
怎么辦理放棄遺產繼承權公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頂樓漏水該怎么做
2020-11-10最新!民法典草案提審:婚姻家庭編擬了這些新規(20個新亮點)
2020-12-25婚外情會坐牢嗎
2021-03-25中級人民法院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18九一年的事實婚姻緣怎么解除
2021-01-01夫妻婚內借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22辦理未婚證明需要帶什么
2020-11-26交通事故誤工費怎樣求償
2021-03-21物業非法入駐怎樣處理
2021-03-24按揭房二次抵押最長多久
2020-12-14合同撕毀后還有效嗎
2020-11-28網絡商標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3-16離婚房產確權訴訟需要被告到場嗎
2021-03-22人壽保險的類型和條件有哪些
2021-03-20意外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保險經紀人是什么呢
2021-03-21保險經紀人辦理保險經紀業務產生的法律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2-02人身意外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2-30撞了自家人也能獲得保險理賠
2021-02-05外資保險公司 未按照規定公告罰款多少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