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承包地是否可以繼承?
家庭承包地不可以繼承。但是土地承包地使用權屬于承包期限內,并且符合農村土地承包相關法律規定的,可以發生繼承。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三條的規定,家庭承包是以農戶為生產經營單位進行的承包,當農戶家庭中部分成員死亡的,由于作為承包方的戶仍然存在,因此不發生繼承問題;家庭成員全部死亡,家庭消亡,即戶不存在的,更不發生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繼承問題,應當由發包方收回承包地。但承包方應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繼承法的規定繼承。
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二十七條規定的情形進行個別調整的,即承包方依法交回的承包土地和發包方依法收回的承包土地,應遵循的程序是: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是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其收回的土地應當用于調整承包土地或者承包給新增人口。 但是,《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條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取得的,該承包人死亡,其應取得的承包收益;在承包期內,其繼承人可以繼續承包。
二、土地承包權規定是什么?
土地承包權一般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是指農村土地承包人對其依法承包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一定處分的權利。
承包的原則:農村土地承包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的利益關系。
農村土地的范圍:農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使用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農業的土地。
家庭承包經營:
(1)發包方權利:發包的權利、監督的權力、處理的權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2)發包方的義務:維護承包方的土地經營權、尊重承包方的生產經營自主權、為承包方提供必要的服務、組織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3)承包方的權利:土地承包經營、土地承包經營的流轉、承包地被征用、占有時依法獲得補償的權利、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4)承包方的義務:維持土地的農業用途、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土地方面的承包權是否能夠進行繼承,需要根據當事人的具體條件判斷。由于土地承包經營權一般情況下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承包,所以必須是具有農村集體經濟成員的身份才能夠享受到承包權益,繼承也必須如此。
被繼承人的撫恤金怎么分配?
怎么對繼子女繼承權進行確定
法定第一順序繼承人包括哪些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受益人是法人嗎
2021-02-09怎樣預防假冒商標的行為發生
2021-01-16擅自向社會發布農作物病蟲害預報或者災情信息怎么處罰
2021-01-21夫妻債務償還案
2021-03-16父母離婚后法定監護人有哪些權力
2021-02-05離婚后坐牢前妻孩子可以探望嗎
2021-03-24最新中止審理申請書模板2020是怎樣的
2021-03-13蓄意縱火不傷人怎么判
2021-01-05陽臺使用權歸誰
2021-03-04預付款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11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超市購物車小孩摔死,應當由誰負責
2020-12-05九年義務教育學生摔倒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5新手購房一般會忽略哪些細節問題
2021-02-20集資房買賣有風險嗎
2020-12-29單位蓋的集資房是什么性質
2021-02-11公司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
2020-11-282020如何確認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有什么特征
2021-03-13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三)
2021-02-20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拒賠案件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