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財產分割的處理原則有哪些
具體而言,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主要包括:
一是男女平等原則。
《婚姻法》第二條規定:“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第十三條規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第十七條規定:“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具體而言,男女平等原則體現在夫妻財產關系上,就是雙方對夫妻共同財產有平等的所有權,離婚時男女雙方有平等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權利,對共同的債務、負有平等的清償義務,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不受收入多少、不因男女性別而有差異。
二是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
《婚姻法》第二條規定:“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第三十九條規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跟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具體而言,因父母離婚必定對未成年子女今后的生活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為使子女能健康的成長,有一個相對較好的生活環境,在夫妻分割共同財產時給直接撫養未成年子女的一方適當多分一些財產,符合法律的規定。對于婦女,由于受經濟、傳統觀念的影響,在我國其獨立謀生能力和經濟收入,與男子相比均有一定的差距。同時婦女一般在家中撫養子女、照顧老人,其雖未創造太多的財產,但其為家庭所付出的精力要遠遠大于對方,因此分割夫妻財產時對其應給予一定的照顧。
三是有利于生產和生活原則。
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應當注意從有利于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出發,不能損害財產的效用和實際價值。如對生產可以分給有經營知識和能力的一方,然后由該方給付另一方一半的補償,對于生活必需品應當考慮雙方和子女的生活需要,分給需要的一方等等。
四是不得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利益原則。
《中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六條規定:“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第七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國家經濟計劃,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第五十五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因此作為離婚原雙方當事人,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不得將國家、集體和他人所有的財產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加以分割。同時在協議離婚分割財產時不得借分割夫妻共同財產而逃避共同債務;也不得借分割夫妻共同財產,逃避應承擔的贍養、撫養義務等。
處理離婚財產分割發生爭議時,建議你來律霸網找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作經營協議書范本
2020-12-10員工參加公司年會活動受傷算不算工傷
2020-12-03房客租住房屋未到期房租還退嗎
2021-01-11可以轉租房屋的部分嗎
2021-03-02車禍劃分責任要多久拿的到
2021-01-24婚外情被跟蹤是否違法
2021-03-12行政處罰信息公開多長時間
2021-01-15惡意轉移夫妻財產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02020婚姻法規定離婚共同財產分割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06交通事故被起訴了該如何應訴
2020-12-10勞動合同終止爭議的解決方式是什么
2020-12-29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應該如何運用
2020-12-12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海上保險合同的內容和包含的事項(很具體)
2021-03-10保險事故中“第三者”的認定
2021-03-15車禍賠償后訴保險公司要求理賠嗎
2021-01-10車撞自家人保險賠不賠及其依據是什么
2021-02-0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