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送的房子是個人財產嗎?
“《婚姻法解釋》(二)”第22條規定,父母為雙方購房用于結婚之用,除非有明確表示,否則該房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贈與。父母在子女婚后為子女購買的房子,應當視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有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這條是本《解釋》比較有新意的地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房的問題,它的權屬到底屬于誰,一直是以往夫妻雙方糾纏不清的問題,法院在審理時也難以認定,但現在就很明確了。
二、個人財產的范圍有哪些?
夫妻特有財產,也稱夫妻保留財產,即夫妻個人財產,是指夫妻在實行共同財產制的同時,依照法律規定或夫妻約定,夫妻各自保留的一定范圍的個人所有財產。根據產生的原因不同,特有財產可分為法定的特有財產和約定的特有財產。
規定夫妻特有財產的意義在于,它彌補了共同財產制對個人權利和意愿關注不夠的缺陷,防止共同財產范圍的無限延伸,有利于保護個人財產權利。
夫妻個人財產的范圍: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婚前財產是指夫妻在結婚之前各自所有的財產,包括婚前個人勞動所得財產、繼承或受贈的財產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這里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是指與生命健康直接相關的財產。由于這些財產與生命健康關系密切,對于保護個人權利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應當專屬于個人所有,而不能成為共同財產。
(三)繼承、接受贈與,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婚姻法第十七條第(四)項的規定,因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但為了尊重遺囑人或贈與人的個人意愿,保護公民對其財產的自由處分權,如果遺囑人或贈與人在遺囑或贈與合同中明確指出,該財產只遺贈或贈給夫妻一方,另一方無權享用,那么,該財產就屬于夫妻特有財產,歸一方個人所有。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具有專屬于個人使用的特點,如個人的衣服、鞋帽等,應當屬于夫妻特有財產。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這項規定屬于概括性規定。夫妻特有財產除前四項的規定外,還包括其他一些財產和財產權利。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新的財產類型的出現以及個人獨立意識的增強,夫妻個人特有財產的范圍也將有所增加。
希望能夠幫助您解決您所遇到的問題。現實中父母為子女購房的情況居多,但是也導致夫妻在離婚時為父母送的房子的分割而爭執不下,因房產是價值巨大且不斷升值的財產,夫妻在離婚時誰都想分得房產。如果您遇到了類似不能確定房產是不是個人財產的情況,建議您向婚姻方面的專家律師做咨詢,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無謂的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方解除合同要支付違約金嗎
2021-03-23房屋拆遷裁決:房屋拆遷裁決步驟有哪些
2020-12-08更換駕照去車管所還是交警支隊
2020-12-14訂婚后女方不想結婚男方能否搶婚
2021-03-23報道稱妻子舉報前夫是否侵害妻子名譽權
2021-01-13法院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的條件
2021-02-02保管合同沒約定生效期限
2021-02-22學生在外面玩水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3房屋過戶去哪里辦理
2021-01-19怎么樣認定有居住權
2021-01-26合同中知識產權免責怎么約定
2020-12-08數罪并罰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10買人壽保險的意義有哪些,如何買人壽保險最劃算
2020-12-20人身意外險保險費多少錢
2020-12-07再保險公司有什么樣的問題
2021-03-18一般附加險有哪些險別
2021-03-05也談《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01失火引起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8建立保險保障基金的管理方法
2021-01-01投保人應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