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遺囑復印件上簽字有效嗎?
《繼承法》規定,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一般情況下,遺囑應為原件,只有復印件,而沒有原件的,一般很難得到法院的認可。所以建議保存原件,或者可以去公證處進行遺囑公證
以原件為準,無法與原件核對的復印件,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無法核對原件的復印件,是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你還必須要有原件。
第六十五條 審判人員對單一證據可以從下列方面進行審核認定:
(一)證據是否原件、原物復印件、復制品與原件、原物是否相符;
(二)證據與本案事實是否相關;
(三)證據的形式、來源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四)證據的內容是否真實;
(五)證人或者提供證據的人與當事人有無利害關系。
二、遺囑人須有遺囑能力
遺囑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設立遺囑,以依法自由處分其財產的行為能力。遺囑為民事行為,設立人必須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依我國現行法規定,只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才有設立遺囑的行為能力即遺囑能力,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不具有遺囑能力。因此,遺囑人須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我國《繼承法》第22條的規定,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遺囑人是否具有遺囑能力,以遺囑設立時為準。在設立遺囑時,遺囑人有遺囑能力的,其后雖喪失遺囑能力,遺囑也不因此失去效力。反之亦然。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1條中明確規定:“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即使本人后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后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
遺囑必須是遺囑人處分其財產的真實的意思表示,因為意思表示真實是民事行為有效的必要條件。遺囑是否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原則上應以遺囑人最后于遺囑中作出的意思表示為準。受脅迫、欺騙所立的遺囑無效;偽造的遺囑無效;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遺囑的有效性建立在相關的要件基礎上,只要符合相關有效要件的,就可以認定遺囑有效,并履行遺囑的相關作用,如果對相關情況不了解的,可以向司法機關咨詢遺囑的相關情況,具體情況下應當結合實際來進行處理和認定。
遺囑繼承什么情況下會失效
遺囑無效時遺產如何繼承
最后公證遺囑什么時候會喪失效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5臨時工在上班途中受傷也可以獲得工傷賠償嗎
2020-11-21偽造房產證來抵押借款是什么罪
2021-02-06商業銀行違反規定同業拆借的如何處罰
2021-02-27退休返聘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5企業一定要成立工會嗎
2021-01-19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公司搬遷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3-09在勞動糾紛中舉證責任怎么規定的?
2020-12-31財產險是怎樣收費的
2021-02-14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職業變了 保險是否要變
2021-02-08船舶沉沒保險人拒付是否合法
2020-12-16購買汽車保險怎么選擇銷售商
2020-12-30車禍保險公司一年沒賠償怎么辦
2021-01-28保險理賠計算公式是什么,理賠程序怎么走
2020-12-17網上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24保險索償手續如何辦理
2020-11-23人身意外死亡保險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