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分子偽造遺囑沒有損失嗎?
1、民事責任:繼承人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將喪失繼承權;
2、如果有涉嫌犯罪的,也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法律依據:《繼承法》第七條第四項【繼承權的喪失】繼承人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將喪失繼承權。
二、司法解釋
《繼承法》對于偽造遺囑的法律后果有較為明確的認定。對于偽造遺囑,僅僅施以剝奪偽造者繼承權的懲罰,而且僅限于情節嚴重的偽造情形。亦即并未造成特定民事主體生活困難的偽造行為并不會喪失繼承權。這樣的懲處未免太過輕微。被繼承人的身后遺產本是各繼承人的共有之物,個別繼承人通過偽造的方法私自侵吞,嚴重違反了其所承擔的法律與道德義務,應該施加更為嚴重的懲罰,方能與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相匹配。
其實,從遺囑偽造的實質意義上看,如果其涉及到了被繼承人財產的處分,則該偽造行為實際上已經觸犯了刑律。我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詐騙這一概念在法學界被普遍接受的定義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或維持受害人的認識錯誤而使其處分財物。偽造人通過偽造遺囑,使其他具有繼承資格的繼承人誤認為自己不享有繼承資格,從而不再追索自己的權利,這樣的行為完全符合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偽造遺囑行為的實施者可能并不限于享有繼承權利的繼承人,與被繼承人關系密切的非繼承人也可能受經濟利益的刺激,通過偽造遺囑或遺贈協議的方式來非法占有被繼承人的遺產,這在司法實踐中也并不鮮見。而繼承法對此種行為的法律后果并未做具體規定。因為其本身并不享有繼承權,施以剝奪繼承權的懲罰起不到任何懲罰與示范效應。在這樣的情況下刑法介入來追究偽造人的刑事責任就顯得非常有必要,這也被國外和港澳地區的司法實踐所確認。在偽造人為繼承人的場合,本著刑法謙益性的原則不加以刑事介入尚有可取之處。在非繼承人偽造遺囑或遺贈協議的場合,只有施以刑事懲戒,才能真正地實現責任與損害相適應。
在司法實踐中,遺囑可以履行其分割遺產的條件在于遺囑的真實有效,所以應當由司法機關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的情況來進行認定,特別是遺囑的有效性檢查上,其訂立的條款發生合法,還必須有合法有效的見證人的存在下,才可以認定為合法。
自書遺囑應該如何寫,自書遺囑的范文
遺囑繼承遺產多少年失效?
口頭遺囑效力怎么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衛生局下行政處罰要多久
2020-12-18開庭審理后再補交證據合法嗎
2021-01-22對己不利事實保持沉默視為承認嗎
2020-12-29工傷經復查鑒定傷殘等級提高的哪些待遇應作調整
2021-02-24農村老人去世后土地應該由誰繼承
2021-03-04開發房地產合同范本
2021-01-29把房產贈與給孩子算財產轉移嗎
2021-01-01安置房沒有房產證可以贈與給兒子嗎
2020-11-30遼寧省勞動合同規定期限
2021-03-23什么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15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2021-03-05勞務派遣解聘后是否有補償
2021-01-30實習期上高速被處罰一次后后面再抓住怎么辦
2020-11-20車禍意外保險公司賠付多少錢
2020-11-25沒在現場報案保險公司需不需要理賠
2021-02-23購房應該怎樣投保
2020-11-27投保人的權利與義務是什么
2020-12-26如何寫保險賠償申請書
2021-01-17保險法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要有什么條件
2021-01-10新保險法增加哪些規定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