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遺囑與遺贈協議的區別有哪些?
1.二者的受讓主體不同。遺贈的受讓人必須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自然人,或國家及其他社會組織。而遺囑繼承中的受讓人,即繼承人必須在法定繼承人范圍內,且必須是自然人。
2.二者所指向的客體范圍不同。遺贈的客體只包括財產權利,不包括消極的財產義務,但執行遺囑不得妨礙清償遺贈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而繼承的客體范圍不僅包括財產權利還包括財產義務。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的稅款和債務以被繼承人的實際遺產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的部分,繼承人可不予清償,但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但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
3.權利的接受、行使方式不同。受遺贈人只有依法在法定期間(在知道受遺贈的兩個月)內明確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時才視為接受,否則視為放棄遺贈。而遺囑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處理前,明確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才能有效。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受遺贈人無權參與遺產分配,這也不同遺囑繼承人。
4.在遺囑繼承中,遺囑人可在遺囑中指定候補繼承人,而在遺贈中則不能指定候補的遺贈人。
二、遺產繼承產生糾紛怎么辦
繼承糾紛,是被繼承人死亡后,因爭執死者的遺產而發生的糾紛。如因繼承權、繼承順序、遺產分配份額等發生爭議,都屬于繼承糾紛。
(一)協商解決
繼承糾紛發生后,相關當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礎上,通過互諒互讓,就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協商達成一個各繼承人都愿接受的協議,然后按協議分割遺產。
(二)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群眾性組織。在發生繼承糾紛后,如有關當事人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以繼承法為依據,通過說服教育的方法來調解糾紛,促使當事人在自覺自愿的基礎上,互相諒解,互相讓步,達成協議。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協議達成以后,各當事人都應當自覺遵守和履行。
(三)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繼承糾紛發生后,經協商不成時,可以不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過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不成協議的,任何一方也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應當注意的是,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3條的規定,繼承糾紛不能仲裁。因此,有關當事人之間因繼承發生糾紛后,不能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綜合上面所說的,遺囑與遺贈兩者的區別是特別大的,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立遺囑的是同一個人,而且確保這份遺囑是屬于個人的財產,這樣才能起到法律的效益,而且在處理的時候就要根據遺囑的條款來進行,這樣才不會引起各種的糾紛。
遺囑公證有效期是多長?
遺贈與遺囑繼承該怎么區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解散了協議有效嗎
2020-12-11羈押37天無罪釋放國家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6公民應如何維護自己的榮譽權?
2021-02-15承諾書是否為合同性質
2021-03-14合同訂立的形式有哪些,簽訂擔保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1-23產品安裝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13在職勞動糾紛申訴期是多久
2020-11-25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要理賠嗎
2021-01-27人身保險投保書什么意思
2021-01-24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輕微交通事故快處快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2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9二手車買賣遭遇保險“真空地帶”
2021-01-25商業養老保險真的能夠養老嗎
2021-03-13保險受到欺詐如何維權
2021-01-24履約保函有效期是多久,履約保險的風險有哪些
2020-12-12保險合同違約責任有哪些
2021-03-07保險單證的信息要素有哪些
2021-03-05保險公司推定為全損車主可以賣車嗎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