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立遺囑怎么寫有效
自書遺囑的有效條件可以參考一下遺囑的有效條件:
1、立遺囑人必須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即年滿18周歲且精神狀態(tài)正常的人立的遺囑才有效。
2、遺囑必須是立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受脅迫欺詐所立遺囑以及被篡改、偽造的遺囑無效。
3、遺囑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不得損害國家,集體的利益。
4、遺囑應為缺乏勞動能力而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chǎn)份額;不得處分屬于國家、集體、或他人所有的財產(chǎn)。
二、自書遺囑的效力如何
緊急情況下,才能采用口頭形式,而且要求有兩個以上的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后, 遺囑人能夠以書面形式或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口頭遺囑因此失效。
按照我國《繼承法》第五條規(guī)定:“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第二十條規(guī)定:“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有數(shù)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公證遺囑比自書遺囑效力大。
遺囑是遺囑人死亡時才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行為。因為遺囑是遺囑人生前以遺囑方式對其死亡后的財產(chǎn)歸屬問題所作的處分,死亡前還可以加以變更、撤銷,所以,遺囑必須以遺囑人的死亡作為生效的條件。
三、哪些情形下遺囑無效
根據(jù)有關法律規(guī)定,下列遺囑無效:
(1)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遺囑作為一種單方民事法律行為,其實施時應要求行為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否則將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公民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應以設立遺囑時行為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為標準,也就是說,設立遺囑時遺囑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則該遺囑有效,即使其后遺囑人很快喪失民事行為能力亦不影響該遺囑的效力,相反若設立遺囑時遺囑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則該遺囑無效,其后即使具有了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該遺囑也不因此而具有法律效力。對此,最高院司法解釋有明確規(guī)定:“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即使本人后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后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
(2)違背遺囑人真實意思,脅迫、欺騙遺囑人所立的遺囑。遺囑必須表示遺囑人真實意思,凡是脅迫、欺騙所立的遺囑,一律無效。所謂真實意思,是指遺囑人自主自愿地作出的,完全是其本人內心意愿的反映,遺囑人沒有受到外界壓力或誘惑。只有反映了本人真實意思的遺囑才有效。
(3)遺囑處分了遺囑人無權處分的財產(chǎn),該無權處分財產(chǎn)的部分無效。遺囑人處分財產(chǎn)必須以其對該財產(chǎn)擁有合法的所有權為前提,如果其沒有處分財產(chǎn)的權利,則其處分行為必然侵犯他人利益,從而導致該處分行為無效。對此,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有明確規(guī)定:“遺囑人以遺囑處分了屬于國家、集體或其他人所有的財產(chǎn),遺囑的這部分,應認定無效。”
(4)偽造的遺囑。偽造的遺囑不是被繼承人所訂立的,根本不能反映其本人真實意思,這樣的遺囑顯然應屬無效。
(5)遺囑被篡改的。遺囑被篡改的,僅篡改的內容無效,因為僅該部分內容不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而其他部分乃遺囑人本人意思表示的記載,故仍應有效。
自立遺囑也就是自書遺囑,主要就是指由遺囑人自己來書寫遺囑,而不是委托他人代為書寫。不過此時也要符合了《繼承法》中的要件之后,那么自書遺囑才會被認定為有效。在遺囑人去世之后,也就會實際按照遺囑中的內容來分配遺產(chǎn)。
遺囑繼承,法定繼承,遺贈繼承的復合繼承案件
2020年辦理遺囑公證需要哪些手續(xù)
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與遺囑哪個效力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期限一般簽多長時間
2021-01-02企業(yè)宣告破產(chǎn)后還能起訴嗎
2020-12-13緩刑量刑標準
2020-11-27醫(yī)療過失行為的特殊性
2020-12-21右手食指一節(jié)截止了怎么賠償
2021-01-31怎樣處理同時申請的相同商標
2021-03-06對己不利事實保持沉默視為承認嗎
2020-12-29工傷可以申請仲裁解除無無期有賠償嗎失業(yè)金能不能拿到
2020-12-18什么是申請回避
2021-02-21勞動合同無效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7準予離婚調解書不服怎么辦
2020-12-22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證券監(jiān)督管理條例具體有哪些
2020-12-15九歲在學校被同學砸成輕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拆遷安置房可以買嗎
2021-01-10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 單位有轉移檔案義務
2021-02-22法律規(guī)定產(chǎn)品責任的賠償范圍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04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2-12航班延誤險延誤時間如何計算
2020-11-23保證保險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