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詐騙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量刑標準是否一樣?
詐騙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量刑標準是不一樣的,兩者的量刑標準分別是:
1、犯詐騙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2、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 消費者維權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作為消費者,要有基本的法律知識,要有維權意識,不僅要學法、守法,還要用法,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第二,消費者在購物消費時,要記得索要發票并保存好;
第三,在發生消費爭議時,要及時向律師等相關專業人員咨詢,尋求法律幫助;
三、消費者如何維權?
1、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清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對消費者維權各項法律法規,才能更好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2、購買前了解商品屬性。對于商品的種類、規格。性能、原材料、結構、合格證,出廠日期、消費期限、使用說明、售后服務等有關商品自身的情況以及商標、廠家、生產地、經銷者等關于商品生產經營者的情況應盡可能地了解。
3、保存購買憑證。購買后應盡可能要求銷售者出具發票、收據或其他書面的證明材料,以便在受到侵害時,能夠有效地進行索賠。
4、自動與商家協商。當發現購買商品與自己的需要不相符合時第一時間與商家協商溝通,指出自己的購買目的與產品不符合,申請更換或者退貨。
應該說不良商家販賣的這些偽劣商品,對消費者肯定是形成了欺騙,但談不上詐騙,因為商家的目的是為了賣假東西然后賺錢,但詐騙實際上就是空手套白狼。這兩個不同罪名在量刑時參考的依據就沒有一點是相同的,定罪量刑不是消費者憑個人感覺就能斷定的。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既遂標準是什么
什么是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
刑法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疫情期間解除租房合同算違約嗎
2020-12-26傷殘等級標準中的傷殘分類
2020-11-11國家賠償是指什么,哪些情形可以去申請國家賠償
2021-01-09不服專利復審決定的具體救濟怎么做
2021-01-10值得參考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1-01-09承擔連帶責任是否要明確追償權
2021-01-21事故全責不處理能年檢嗎
2020-12-31交強險對死亡事故是否應該追加責任險
2020-12-15怎么讓法官調解離婚
2020-12-26沒收程序由中院管轄嗎
2021-03-14婚姻關系確認案件能否使用調解
2020-11-09房屋租賃合同不按手印生效嗎
2020-11-22物件損害責任案中哪些免責事由是可以適用的
2020-12-04主合同無效補充合同有效嗎
2021-03-22繼承權公證程序有哪些
2020-11-11顧客如果喝醉酒在超市摔倒,誰來擔責
2020-12-24在學校被傳染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7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意義是什么
2021-02-09地役權合同模板舉例
2020-12-27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