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作權財產侵權法律責任是什么?
1、民事責任
是指侵權行為人因實施侵權行為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后果。適用民事責任的侵犯著作權行為。
(1)侵權行為使他人的合法權利和利益遭受損害。損害事實是侵權責任的前提。
(2)行為人的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行為人的行為導致或傳便損害事實的發生。
(3)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是由于過錯。
(4)行為人必須具備民事行為能力。
2、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是犯罪人因其實施犯罪行為所承擔的刑事法律后果。表現是侵犯著作權罪。我國法律規定:以營利為目的,實施下列行為之一的構成侵犯著作權罪。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學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件及其他作品的。
(2)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著作權的圖書的。
(3)未經錄音錄像制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制作的錄像。
(4)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
二、著作權侵權民事賠償形式有哪些?
1、停止侵害。為能夠及時制止侵權行為,防止擴大損害后果,受害人可以要求人民法院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正在進行的侵權行為。例如,根據受傷人請求,人民法院可以責令出版侵權圖書的出版社立即停止出版,發行侵權圖書,對已出版的圖書應當收回、封存、銷毀。
2、消除影響。侵權人承擔這項責任,應采取有效方式,說明事情真相,消除其侵權行為給著作權人帶來的消極影響。
3、公開賠禮道歉。即應當是以可使公眾了解的方式。承認侵權,并向著作權人表示歉意。
4、賠償損失。賠償損失又稱損害賠償。是指侵權人以自己的財產抵償,彌補自己的行為給受需人造成的損害。對財產損害的賠償,以實際損害包括直接損害和間接損害作為確定賠償金額的標準,不允許獲得超過實際損害的賠償金。對于精神損害的賠償,通常規定了停止侵害、恢復不譽等和有限的經濟賠償。
著作權是無形財產的一種,在知識產權侵權中,著作權被侵犯的情況很多。對于盜用、擅自發行、復制版權的行為,侵權人承擔的是民事責任,甚至是刑事責任。構成民事案件的,法院判決之后,被告要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并承擔經濟賠償。
關于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的計算方式
知識產權侵權有哪些要件
怎么對商標相似侵權行為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庭審理之后還能提交新證據嗎
2021-03-15連帶與按份共同保證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2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種類1
2020-11-10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是怎樣規定責任的
2021-01-15父母離婚的對子女的撫育費如何給付
2021-02-18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停發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交通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1-03-15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孩子臉部在商場受傷誰負責
2020-11-09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休產假期間社保斷一個月如何處理
2021-03-20實習期過后工資會不會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增加
2021-02-05關于建筑工程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的法規
2021-03-22國際貨物保險之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的程序
2020-11-29保險公司敗訴承擔訴訟費是否合法
2020-12-14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失足墜崖保險賠付嗎
2021-02-03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公司擔憂
2021-01-24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具有約束力——山城區法院判決
2020-11-20規劃部門可以公開土地出讓合同嗎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