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以不當的手段侵權獲取的利益,在法律上是犯法的行為。在我國關于侵權也有相關的法律法規,那么是侵權行為?其具有怎樣的法律責任?侵權人財產不足以支付應先承擔那個責任,這就涉及本文法律要點,有小編為大家講解。
一、侵權人財產不足以支付應先承擔那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4條規定: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財產不足以支付,先承擔侵權責任。
二、什么是侵權行為
侵權行為,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財產或知識產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違法權行。侵權行為發生后,在侵害人與受害人之間就產生了特定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即受害人有權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
行為人由于過錯侵害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不法行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侵害行為?!耙话阏J為,侵權行為首先是一種民事過錯行為,也就是說,侵權行為破壞了法律規定的某種責任——這種責任是在法律上嚴格規定不許被破壞;侵權行為同時又是對他人造成了傷害的行為,而加害人必須對被傷害人做出賠償。
三、侵權行為的概念學者們希望能對侵權行為作出一個統一的定義。
“這種定義的重心在于規范的可操作性。由于定義給出了侵權行為的識別標志及構成要件, 法官只要按照三段論的推理方法, 確定案件事實是否符合法定條件, 便可作出判決。這樣定義即成為法律實施的前提, 成了法律統一性和穩定性的化身?!?正是由于他們忽視對從形形色色具體的侵權行為中去發現其普遍性的原因或根據。侵權行為盡管千差萬別, 但其共同的特點是, 法律所確認和保護的他人合法權益受到了某種行為的侵害。侵權行為人是主體, 被侵害的客體是法律所確認和保護的他人的合法權益, 主體通過各種侵權行為作用于客體之上, 成了聯系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中介。在主體、行為和客體的關系中, 客體是單一的, 主體和行為則是多重復雜的??腕w的單一性為界定侵權行為的概念提供了基礎。
侵權行為,不僅僅侵害他人利益,同時也危害社會。對于侵權人財產不足以支付的情況我國侵權責任法也有明確的規定。建設和諧社會是每一位公民都需要做的,不僅可以更好地發展社會,同時也更加促進社會的和諧,是非常重要的。
網絡轉載侵權問題的法律規定
學校侵權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原告如何申請陪審團
2021-01-19安全施工的強制性標準是什么
2021-03-19催款律師函費用是多少
2021-02-14與外商投資有關規范性文件未公布的是依據嗎
2021-02-10提示免責格式條款怎么寫
2021-03-24參與眾籌能不能作為消費者投訴
2020-12-24保全財產損失是否會有損害賠償
2021-02-28留置權適用占有改定嗎
2021-01-26交通事故監護人有權簽署諒解書嗎
2020-12-17交通事故責全責保險賠償需要保險公司的人在場嗎
2021-03-18單位集資房糾紛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08勞動仲裁可以索要名譽賠償嗎
2021-03-15商業銀行取得執照六個月內未開業怎么辦
2020-11-21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07建筑施工強制性規范有哪些
2020-11-16房產繼承糾紛的解決方法有什么
2021-02-12工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8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申請解除競業限制方式
2021-03-20勞動關系轉移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