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贈是公民以遺囑方式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而于其死亡時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為。立遺囑的公民為遺贈人,接受遺贈的人為受遺贈人。遺囑是立遺囑人生前對其遺產所作的處分或對其他身后事務所作的安排,并在死亡時發生效力的單方民事法律行為。
遺贈與遺囑繼承都是通過遺囑方式處分財產,這兩種方式在形式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區別是明顯的。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遺囑繼承與遺贈的主要區別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接受遺產的主體不同:受遺贈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或國家,但必須不是立遺囑人的法定繼承人;而遺囑繼承人只能是自然人,并且必須是法定繼承人。
(二)權利的行使方式不同:受遺贈人只有在知道受遺贈的兩個月內明確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時才視為接受,否則視為放棄遺贈;而遺囑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處理前,沒有明確表示放棄的視為接受繼承。
(三)遺囑和遺贈的構成要件和效力是不同的,在現實生活中一定要區分不同的情況來判定遺囑的效力。具體講,遺囑繼承和遺贈之間的區別主要有:
(1)兩者的受讓主體不同。遺贈受領人必須是法定繼承人之外的人,而遺囑繼承人只能是法定繼承人之內的人。
(2)兩者所指向的客體范圍不同。遺贈的客體只包括財產權利不包括消極的財產義務。而遺囑繼承人不但享有接受遺產的權利,同時還須承擔清償被繼承人債務的義務。
(3)權利的接收、行使的方式不同。遺贈受領人應當在知道遺贈的內容后的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遺贈受領的意思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而遺囑繼承人在繼承開始以后,遺產處理以前,沒有明確表示放棄的,視為接受繼承。
(4)獲得遺產的方式不同。遺贈受領人不直接參與遺產分割,只能從遺囑執行人或法定繼承人處獲得遺產;而遺囑繼承人要直接參與遺產分配。
(5)最后,遺囑人可以在遺囑中指定候補繼承人,而在遺贈中則不能指定候補的遺贈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界定網絡小說侵權
2020-11-15農民工養老保險轉移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30如何正確適用財產保全措施
2021-02-08申請設立經營性互聯網文化單位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1-10互聯網金融涉及哪些法律問題
2021-02-10婚前借款買房離婚后如何分割
2021-02-15非直系親屬房產贈予合同怎么寫
2021-03-14語言誘導自殺算犯罪嗎
2021-03-14外地人在什地方可以補辦結婚證
2020-12-162011誤工費標準:誤工費到底怎么算
2021-01-20離婚中的精神損害賠償
2021-02-21交通事故可否異地起訴
2020-12-08行政處罰多久可以取
2020-12-18承諾書是否為合同性質
2021-03-14哪些交通事故將不予理賠
2020-12-23就業協議書和勞動合同區別有哪些
2020-11-28退休離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6勞動仲裁委查檔案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1勞動糾紛調解需要幾天
2021-01-29飛機延誤找誰賠償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