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外執行可以外地上班嗎
在得到批準的情況下是可以外出的。《刑事訴訟法》第265條規定,對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一)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項規定情形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二、監外執行具體如何辦理
1、對具備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人民法院判決時,可直接決定。人民法院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應當制作《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載明罪犯基本情況、判決確定的罪名和刑罰、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原因、依據等內容,并抄送人民檢察院和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機關。
2、在判決、裁定執行過程中,對具備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由監獄提出書面意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機關批準。
在看守所、拘役所服刑的罪犯需要暫予監外執行的,應由看守所或拘役所提出書面意見,報主管的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審查決定。批準暫予監外執行的機關應當將批準的決定抄送人民檢察院。
3、徇私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徇私,對不符合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予以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行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刑罰執行機關的工作人員對不符合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捏造事實,偽造材料,違法報請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
(2)人民法院和監獄管理機關以及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為徇私情、私利,對不符合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的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申請,違法裁定、決定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
(3)不具有報請、裁定或決定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權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徇私情、私利,偽造有關材料,導致不符合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被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
(4)其他違法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行為。
監外執行也是刑事處罰的一種,不過這個是情節比較輕且犯罪人是一些比較特殊的人群,比如說哺乳期的婦女和年紀大的老人,再或者是病重的人,總之是釋放出去,并不會給社會或者是其他人帶來危害,有新的犯罪會立即取消監外執行進行立即收監。
監外執行再犯罪的話會被收監嗎?
監外執行緩刑哪個好一點?
監外執行活動范圍是哪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解除合同補償款怎么繳稅
2020-11-28乙方不同意解除合同怎么辦
2020-12-09什么是拆遷安置房,如何購買
2021-02-15征地安置補償標準
2021-02-08企業固定資產轉入清理是怎么辦
2021-03-16惡意公示催告后果
2021-03-19民事訴訟怎么自己抗訴
2020-11-11房屋不動產房貸沒結清怎么辦贈與
2020-11-16老年人的立遺囑權應該如何保護
2020-11-18婚前財產處理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2-20手寫房屋放棄繼承書可以反悔嗎
2021-01-29提存后發生怎樣的效力
2021-01-17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0-12-11約定終止勞動合同的條件應具備怎樣的法律特征
2021-03-09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新亮點
2021-03-17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1-01-26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車輛被毀,保險公司按保險金額賠償
2021-02-09車讓人放火了保險賠嗎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