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行為構成家庭暴力
在家庭生活中遭受的家庭暴力一般包括身體虐待、言語虐待、心理虐待和性虐待。
1.身體虐待:推、甩、踢、揍、摑、抓、咬、拗扭肢體,甚至使用刀械槍枝等攻擊受害婦女。
2.言語虐待:企圖以字眼、聲調來控制或傷害受害婦女。例如:吼叫、尖酸諷刺、威脅將受害婦女或小孩殺害、揚言使用暴力、大罵對方愚蠢、侮辱、不實的控訴。
3.心理虐待:威脅自殺、不準對方使用電話和擁有金錢、逼問婦女行蹤、質問孩子是誰的和錢怎么花的?阻止婦女探視其親人、嘲笑、侮辱婦女的朋友、濫用藥物和酗酒、不實的指控婦女有外遇、極度忌妒、無法保有一份工作、禁止婦女上學或工作,跟蹤、監視、謊言操控人、批評婦女的外表、責備、冷漠以對。
4.性虐待:強迫婦女進行性行為、逼迫婦女看色情影片或圖片、拒用保險套等等。
二、遇到家庭暴力應該怎么做
遇到家庭暴力該怎么辦?我國法律法規對這類問題也有相應的規定。根據我國《婚姻法》及相關司法解釋,遇到家庭暴力時,一般可以有以下做法:
1、請求調解、勸阻或報警
我國《婚姻法》第43條規定,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予以勸阻;公安機關應當予以制止。
2、訴訟離婚
人民法院審理關于“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離婚案件,應當調解,調解無效的,應準予離婚。所以,當遇到家庭暴力時,如果受害者起訴離婚,而且不同意調解,那么法院就會判予離婚,這或許會是阻止家庭暴力再次發生的決絕方式。
3、請求損害賠償
家庭暴力不僅僅帶來肉體上的損傷,而更重要的是會帶來精神上的重創。因此,我國《婚姻法》第46條規定,實施家庭暴力而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即受害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對家庭暴力的認定,其實也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比如,夫妻在婚內有互毆的行為,或者在雙方爭吵的過程中,偶然發生的一些侵害行為,這些都不構成家庭暴力。但如果,身體侵害達到持續性和經常性、一次性身體侵害但達到一定的傷害后果,那么就可以成立家庭暴力。
因家庭暴力離婚孩子歸誰?
家庭暴力離婚賠償多少
一方家庭暴力離婚的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警察會管小區車刮蹭嗎
2020-12-09房租到期租客不搬走怎么辦
2021-01-16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流程有哪些
2021-01-28個人貸款的年齡限制是多少
2020-11-13交通占主要責任能否視為工傷
2021-01-08涉外民事訴訟中的涉外因素是指什么
2021-01-20被強制隔離戒毒可以探視非直系親屬嗎
2021-02-23存單質押貸款辦理手續和具體流程
2020-12-23勞務合同為什么不屬于勞動關系
2020-12-02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企業污水污染魚塘該賠償嗎
2021-03-12保險公司懷疑騙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0-12-10保險費分擔方式有幾種
2021-02-15承包的林地可以建房嗎
2020-11-27公租房拆遷怎么補償,拆遷補償款如何確定
2020-12-20拆遷房辦理房產證需要多少費用
2021-03-04樓房多少年后必須拆除
2020-12-23宅基地買賣拆遷款雙方是不是都有份
2021-01-25離婚時對拆遷補償是怎么分割的
2021-02-15企業拆遷中的陷阱及注意事項(二)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