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金規定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經濟補償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的計算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按照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可以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包括:
1.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提高勞動合同工資待遇但勞動者不愿意續簽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2.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由于主管部門調動或轉移工作單位而被解除勞動合同,未造成失業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3.由于勞動者的過失,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所述,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并且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需要向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如果并未按規定支付的話,則可以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要是用人單位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因加班辭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經濟補償金繳稅標準是怎么確定的
勞動法經濟補償金是否要交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合同履行中一方被抓不算不可抗力
2020-11-12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總結范本如何書寫
2020-11-08供律師適用的法律顧問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29股東代表訴訟能否突破管轄
2020-11-22已注冊商標和原產地標記發生沖突如何處理
2021-03-24交強險在哪些情況下不理賠
2020-12-29工傷社保賠了單位還要怎么賠
2021-01-05離婚可以要求對方不泄露隱私嗎
2021-02-02和親戚斷絕關系違法嗎
2021-01-25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能代表業主起訴嗎
2020-11-24臨時搬運是否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25雙方當事人在發院達成調解協議 一方不履行咋辦
2020-11-29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責任范圍怎么劃分
2020-11-13投保車輛中的免責條款
2021-02-01網絡上訂立的保險合同需要注意音頻形式的說明
2020-11-20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22非全日制用工需要交納生育保險嗎
2021-01-06開車撞護欄保險怎么賠
2021-02-07貨車報保險要資格證嗎
2021-01-05論責任保險中第三人的保險金給付請求權有什么規定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