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違約賠償金個稅需要繳納嗎?
1、依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財稅》第一條的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2、《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
第一條規定:“對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第二條規定:“考慮到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數額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員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固定收入,因此,對于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法為: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計算。”
3、具體計稅公式如下:
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納個人所得稅={[(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免稅收入額-實際繳納的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工齡-費用扣除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工齡
公式中“實際繳納的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是指個人取得的補償收入時實際繳納到地方稅務機關、勞動社會保障部門或政府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指定專戶的部分,對未實際繳納的不得扣除。如實際繳納的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已于當月發放工資中扣除,則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計算時不可再重復扣除。
“工齡”是計算發放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的個人實際工作年限,如果實際工作年限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綜合上面所說的,勞動合同如果用人單位進行違反了合同那么必定就會支付違約金,但對于這筆違約金,勞動者在得到的時候就一定要合法的繳納相應的稅費,但前提也是要看是否超過了法律規定的標準工資額,所以,不同的情況所處理的方式就會不一樣。
勞動合同違約金的上限是多少
員工需要賠償合同辭職違約金嗎?
勞動合同時間內辭職需要賠償違約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級醫療事故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門面租房合同范本模板是怎樣的
2020-11-10污染物生產者是否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2020-12-03驗資費用的收取標準
2020-12-18個人反擔保保證函
2021-03-21合伙人鬧翻了怎么撤資
2021-01-12個人財產如何繼承給孩子
2020-11-17口頭合同觸犯合同詐騙罪是否合法
2020-12-16如何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2021-03-25集資房不補交超面積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1-02-16簽訂的就業協議可以約定違約金嗎
2021-03-26普通員工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2021-02-21解除勞動合同最多賠償多少個月
2021-03-03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如果公司倒閉了怎么追究損失
2021-01-17單位的工傷意外險能賠多少錢
2021-01-23旅游意外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4哪些原因會導致人身保險合同終止
2021-02-04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海上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