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13年9月初,原告李某介紹被告趙某(女)與被告陳某(男)認識,后被告陳某向原告支付了小額介紹費,并給付被告趙某禮金人民幣16,000元。2013年9月16日,兩被告登記結(jié)婚。登記后,被告陳某因懷疑被告趙某所持的身份證有假,便要求原告返還介紹費,要求被告趙某返還禮金。2013年9月18日,三人商量后,被告趙某答應返還禮金,但以其銀行卡丟失需要辦理掛失手續(xù)而無法當即返還為由,向原告李某借款人民幣16,000元,以返還被告陳某所給付的禮金。為此,被告趙某向原告李某出具了內(nèi)容為“今借到李某人民幣壹萬陸仟元整。此據(jù)俱借人:趙某2013年9月18日”的借條。其后,因被告趙某一直未償還借款,故原告訴至法院要求兩被告共同償還借款人民幣16,000元。兩被告未作答辯,也未提供證據(jù)材料。
【分歧】
對于訟爭借款的性質(zhì)如何認定,存在兩種不同的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該債務發(fā)生在兩被告婚續(xù)期間,且兩被告未能舉證證明該債務不屬于共同債務,故應推定屬于夫妻共同債務。
第二種意見認為,訟爭借貸關(guān)系相對于正常的夫妻一方單獨舉債的情形而言具有特殊性,該債務發(fā)生于兩被告登記結(jié)婚后的第三日,且是被告趙某向原告李某借來用于返還被告陳某禮金的,不具有“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這一實質(zhì)性要素,故應認定為屬于被告趙某的個人債務。
【評析】
筆者贊同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第一,對于訟爭借款的性質(zhì)的認定,需要全面準確地理解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稱“《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該條規(guī)定:“債權(quán)人就婚姻關(guān)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quán)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quán)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情形的除外。”該條規(guī)定之所以將夫妻一方在婚姻存續(xù)期間以個人名義所負的債務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是因為“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實際上是一方以個人名義為夫妻雙方謀取利益所負的債務,這種債務本質(zhì)上屬于夫妻共同債務,故應當由夫妻雙方承擔連帶責任,從而既能減輕財產(chǎn)交易成本,便于及時合理地解決糾紛,又符合日常家事代理的基本法理。
第二,既然是推定,如果出現(xiàn)反證,推定就不能成立。2003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負責人就婚姻法解釋(二)答記者問》就指出:“屬于婚姻關(guān)系存續(xù)期間以一方名義欠下的債務,原則上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應該由夫妻共同償還。但是,如果夫妻一方能夠證明該債務確為欠債人個人債務,那么欠債的婚姻關(guān)系當事人可以對抗債權(quán)人的請求。屬于個人債務的情形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債權(quán)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該項債務屬于個人債務,另一種是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項規(guī)定的情況。”據(jù)此可知:第一,夫妻一方名義欠下的債務,只是原則上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并非一概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第二,夫妻一方證明該債務確為欠債人個人債務,不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第三,《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的認定夫妻共同債務的除外情形只是個人債務的主要情形,不是全部情形。因此,這兩種情形之外的債務,如果夫妻一方能夠證明確屬個人債務,就不應推定屬于夫妻共同債務,而應當認定屬于個人債務。
第三,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向他人借款,可以分為三種情況:第一、以個人名義借款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第二、以個人名義借款并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第三、以個人名義借款無法確定是否用于家庭共同生活。在司法實踐中,有人將《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簡單的理解為婚續(xù)期間以個人名義所負的債務均屬于共同債務,應當共同償還,顯然沒有全面理解第二十四條的本意與精神,這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關(guān)于“夫妻共同生活所負債務”的界定有出入。《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其實對前述三種情況也做了明確區(qū)分,明確了夫妻存續(xù)期間個人債務應當個人承擔,只是認為婚姻存續(xù)期間以個人名義所負的債務應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共同債務則共同承擔,而不能簡單認為,夫妻存續(xù)期間個人債務也應當共同承擔。
綜上,本案中雖然兩被告未能舉證證明訟爭債務屬于被告趙某的個人債務,但綜合庭審情況查明的事實可知,原告李某顯然明知該款是借給被告趙某用于返還陳某禮金的,而并非用于兩被告的家庭共同生活,故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七十四條的規(guī)定,兩被告無需再對該債務屬于個人債務的事實進行舉證。另外,本案兩被告從2013年9月初認識,同年同月16日登記結(jié)婚后便發(fā)生禮金返還之爭,到同年同月18日被告趙某向原告李某借款,以向被告陳某返還禮金的事實,可以推知兩被告即使共同生活,其共同生活的時間也很短,該借款用于兩被告家庭共同生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將該債務認定為夫妻公共債務,對被告陳某而言有失公平。故本案不能適用《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來推定共同債務成立,應認定訟爭借款屬于被告趙某的個人債務,應由其個人承擔清償責任。
作者:劉雪青
來源:律霸網(wǎng)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冤假錯案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刑訊逼供嗎
2021-01-23反擔保抵押物怎樣進行財產(chǎn)保險
2020-12-03拾得人拾得遺失物能向遺失物丟失人請求報酬嗎
2021-03-07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的最佳時機是什么時候
2021-01-10離婚法院調(diào)解書不見了怎么辦
2020-11-22語言威脅恐嚇算不算違法
2021-02-01內(nèi)地居民結(jié)婚要帶什么材料
2020-12-19是否能索要以往的贍養(yǎng)費
2021-01-17對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辦
2021-02-06公司房產(chǎn)抵押貸款程序是什么
2021-03-01擔保公司貸款需要抵押物品嗎,費用有哪些
2021-01-17代理商合同特征有哪些
2021-03-06合同法律風險識別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9涉及刑事案件怎么處理?
2020-11-08學生在校被清潔工歐打誰負責任
2021-01-14違法霸占農(nóng)村公用地如何處罰
2020-12-30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2020-12-02工作地點和用工單位改變可否賠償
2020-11-08辭退和開除有什么區(qū)別有哪些
2020-11-13投資型保險的費用及給付型態(tài)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