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13年6月12日,辛xx(男)與秦x(女)經熟人介紹相識談婚,7月8日按照當地習俗舉行了訂婚儀式、辛xx的父親將88000元彩禮通過媒人轉付給了秦x的父母親,隨后辛xx與秦x外出打工并同居生活。同居后,雙方經常因生活瑣事吵架,12月13日辛xx起訴來院,要求秦x及其父母親返還彩禮 88000元。
[分歧]
在接受彩禮的女方父母能否作為被訴主體問題上,存在兩種觀點:
第一種意見認為,可作為被訴主體。男方基于同女方結婚或同居的目的將彩禮交于女方父母這是一種地方風俗習慣,當男女雙方結婚目的不能實現或者同居關系無法繼續進行時,作為接受彩禮的父母,負有部分或全部返還的義務。
第二種意見認為,不能作為被訴主體。婚約財產糾紛的法律關系主體是同居的男女雙方,如果將女方父母共同列為被告,則存在訴訟主體不適格問題。
[評析]
筆者同意第一種觀點,理由是:
1、本案屬同居關系析產糾紛而非婚約財產糾紛。同居關系析產糾紛是指達到結婚法定年齡的男女雙方在未依法領取結婚證的情況下,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而產生的財產分割糾紛;婚約財產糾紛是指男女雙方基于結婚的目的,在結婚或同居前根據當地風俗雙方之間產生的錢財給付,后因結婚或同居的目的不能實現而發生的財產糾紛。他們兩者的根本區別,在于男女雙方結婚或同居的目的是否實現,如果男女雙方已經同居,那么他們之間的財產糾紛就是同居關系析產糾紛,如果男女雙方沒有實現結婚或同居的目的,他們之間的財產糾紛就是婚約財產糾紛。
2、同居關系析產糾紛案件訴訟主體不宜局限于同居男女雙方。同居關系析產糾紛案件所調整的法律內容是男女同居期間所產生的財產糾紛,而不涉及同居者之間或者同居者與子女之間的人身關系,如果處理財產糾紛同處理離婚糾紛一樣將當事人嚴格局限于婚姻男女雙方,則不利于糾紛化解,在處理同居關系析產糾紛時,將接受彩禮的女方父母列為被訴主體具有合理性。
如果法院硬性判決女方歸還彩禮,則產生沒有收取彩禮的女方承擔返還責任,而收取了彩禮的父母卻無責返還,這不符合情理,有悖權利與義務相一致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征地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28個人債務糾紛要怎么辦
2020-12-10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種類1
2020-11-10行使探望權有什么原則,如何行使探望權
2020-11-29老公有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1-13申請無效婚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被扶養人生活費怎么計算
2021-01-02普通行政案件簡易程序是當庭宣判嗎
2021-01-16保定交通事故專業律師:怎樣預防交通事故
2020-11-24車輛財產損失民事起訴狀
2020-11-24父母去世房產繼承有期限嗎
2021-03-23欠錢被起訴房子能正常過戶嗎
2021-02-06工傷社保賠了單位還要怎么賠
2021-01-05外國公司在中國境內設立分支機構需要審查批準嗎
2021-01-16當事人對合同可以約定附條件嗎
2020-12-15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02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為父投保瞞病史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獲法院支持
2020-11-30法律規定公司要為員工購買的保險有哪些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