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夫妻財產制度分為約定財產制和法定夫妻共同財產制。對于夫妻內部而言,約定財產制當然的優先于法定財產制;但是夫妻關系作為一個整體,在對外的財產關系中,并不盡于此。只有當第三人知道夫妻之間存在約定財產制的,該約定財產制對第三人才產生法律效力,否則,對于夫妻關系以外的第三人來說,該夫妻是實行法定夫妻共同財產制的,且對于第三人是否知道存在夫妻財產約定,由夫妻雙方或一方負責舉證。因此,夫妻一方名下的財產一般推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基于夫妻日常生活的相互代理權,夫妻一方的行為視為夫妻共同行為,例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婚姻法》的司法解釋二規定,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借款的,一般情況下,視為夫妻共同債務。故妻子冒領丈夫銀行存款,銀行作為夫妻關系以外的第三人,在不知情也沒有義務知情的情況下,將存款支付給妻子,不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案例】
【案情介紹】
袁某將打工掙來的3500元私房錢存入銀行,妻子發現后秘密取走。后來兩人因感情不和離婚,袁某在急需用錢時才得知錢已被妻子取走,一怒之下把銀行告上了法庭。9月19日,河南省新鄭市人民法院判決駁回了原告袁某的訴訟請求。
2004年5月1日,袁某經人介紹與莊某結婚,雙方因性格不和經常吵架,莊某一怒之下住在了娘家,兩人開始了分居生活。2004年11月,袁某拿著自己的身份證將打工掙來的3500元存入銀行,湊巧的是,王某回家拿衣服,無意中發現了這張存折,就拿著結婚證和存折到銀行將錢偷偷地取走。之后,雙方因受不了感情折磨離婚。一個月后,袁某因有事需用錢時,卻發現存折不翼而飛。他在向銀行掛失時,銀行工作人員告訴他存款已被其妻子取走。袁某認為銀行違規操作,要求賠償。
【審判結果】
法院審理認為,莊某持自己的身份證和結婚證到銀行取款的行為,對銀行而言,是一種表見代理行為。根據《儲蓄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存款人如果委托他人代理取款,代理人持有效證件及存單,銀行審核無誤按規定給付本息,也屬適當履行了儲蓄合同義務。本案中,袁某沒有委托莊某代為取款,但莊某的行為屬表見代理行為。原告袁某未妥善保管好存單,屬怠于履行注意義務的行為,法院遂駁回原告袁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評析】
在對外財產關系上,夫妻財產視為一個整體,因此,一般情況下銀行將丈夫的財產支付給其妻子是合法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司法解釋是怎樣的
2020-12-18事故全責不處理能年檢嗎
2020-12-31審查合同包括哪幾個方面?
2020-12-10提示免責格式條款怎么寫
2021-03-24電子商務法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0-11-16變更勞動合同時可以要求漲工資嗎
2020-11-19沒有簽訂競業限制協議能否追償
2020-11-16買受人遲延受領貨物造成貨物變質的,風險誰來承擔
2021-01-07云南省農村建房超面積如何處罰
2021-03-17付定金簽訂金協議前要注意什么
2020-11-16競業限制合同無章有效嗎
2021-02-27勞務派遣行政許可企業公示制度是什么
2021-03-07分包給勞務隊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1-02-23交通事故理賠期限是怎么算的
2021-02-20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設立保險公司
2021-02-28如何防備人壽保險合同中的“陷阱”?
2020-11-22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教練車出事的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1相互保險公司與股份制保險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7保險合同是實踐性合同嗎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