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債務人以存貨償債
例1.甲公司欠乙公司貸款23.4萬元。第二年,經協商,乙公司同意甲公司以一批存貨償還債務,其賬面價值19萬元,公允價值20萬元,增值稅額3.4萬元。兩個公司都是一般納稅人,適用稅率17%,乙公司為該項債權已計提壞賬準備1萬元。重組過程中不考慮其他稅費。
甲公司會計處理:
借:應付賬款23.4
貸:庫存商品19
應交稅金一應交增值稅
(銷項稅額)3.4
資本公積
一其他資本公積1
稅務處理:根據《辦法》規定,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除企業改組或者清算另有規定外,應當分解為按公允價值轉讓非現金資產,再以與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相當的金額償還債務兩項經濟業務進行所得稅處理。因此,商品轉讓所得為1萬元,債務重組所得:23.4-(20+3.4)=0,合計應調增應納稅所得1萬元,即等于會計上計入“資本公積”科目的金額。
乙公司會計處理:
借:庫存商品19
壞賬準備1
應交稅金一應交增值稅
(進項稅額)3.4
貸:應收賬款23.4
稅務處理:這里有兩個問題,即在債權人已對重組債權計提了壞賬準備的情況下,是只確認債務重組損失還是同時確認債務重組損失和壞賬損失?是以重組債權的賬面價值作為計稅成本還是以賬面余額作為計稅成本?《辦法》沒有明確規定。在實際工作中,債務重組損失和壞賬損失在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中是分別進行納稅調整的:前者在“其他費用扣除項目”中反映,后者通過“壞賬準備納稅調整額”反映,所以,從理論上講,債權人應分別確認債務重組損失和壞賬損失,并以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為債權賬面余額減稅法允許扣除的壞賬準備,而非會計上的賬面價值)作為計稅成本。但這樣調整過于復雜,因此筆者認為,在不影響正確調整應納稅所得額的前提下,從簡化納稅申報的角度出發,可以直接以應收債權的賬面余額作為計稅成本,同時在稅法上不確認壞賬損失。本例中,庫存商品公允價值與稅費之和為20+3.4=23.4萬元,應收債權賬面余額為23.4萬元,則沒有債務重組損失,不進行納稅調整。期末,由于稅法上沒有確認壞賬損失,而會計上確認的壞賬損失為1萬元,應通過“壞賬準備納稅調整額”反映為調增應納稅所得額1萬元。庫存商品的會計成本為19萬元,稅法上,應以其公允價值20萬元作為計稅成本,將來處置時,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1萬元。通過調整我們發現,該債務重組業務所產生的納稅調整額,將通過以后處置相關資產產生的納稅調整額轉回,這也體現了債權人在債務重組業務中形成的會計與稅法的差異屬于時間性差異的性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侵權判決書會怎么下發
2021-01-30《齊齊哈爾市中心城區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辦法》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令第5號
2021-02-11政府采購質疑程序
2020-11-20公司能扣員工多少工資,能全扣嗎
2021-03-16監獄服刑人員服刑多久可以申請減刑
2020-12-21農村集體土地房屋能否遺贈
2021-01-17房產抵押注銷后還能調取嗎
2021-01-16未簽訂勞動合同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17勞動糾紛收集證據如何才是有效的
2021-01-26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3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8保險合同中條款約定不明應如何理解
2020-12-21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保險公司為何無需承擔雇主責任
2021-01-24購車投保遇免責條款保險公司未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分紅保險主要特點及購買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傷者
2020-12-27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后客戶如何辦理索賠
2021-01-04獲得車險理賠的方法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