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別除權和取回權區別
別除權和取回權二者權利產生的來源各不相同,權利清償的順序也各不相同。
別除權是指在企業或公司宣告破產前,債權人已經就債務人的特定財產設定了擔保,那么在進入破產程序后,設有擔保的特定財產將會從破產財務中分立出來單獨對設定擔保的債務進行償還。
取回權是指債權人對財產管理人接受的他物權的所有物進行取回的一種權利。
別除權是一種優先受償權,它以擔保權為基礎,例如,公司的某項財產在破產宣告前就設有了擔保,那么在進入破產清算時,設有擔保的公司財產將會先分離出來對債權人進行優先受償。
企業宣告破產后,未到期的債權應視為到期債權,其財產上的別除權可以提前行使。
取回權是管理人接手管理了公司中他物權的財產,財產所有權人有權向管理人取回所有權的財產。
二、相關法律對別除權和取回權糾紛在同一標的物上并存時的規定
我國《物權法》第106對權利的善意取得作出了明確規定,即“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
(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受讓人依照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損失。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前兩款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9條的規定,“承租人或者租賃物的實際使用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讓租賃物或者在租賃物上設立其他物權,第三人依據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取得租賃物的所有權或者其他物權,出租人主張第三人物權權利不成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出租人已在租賃物的顯著位置作出標識,第三人在與承租人交易時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物為租賃物的;
(二)出租人授權承租人將租賃物抵押給出租人并在登記機關依法辦理抵押權登記的;
(三)第三人與承租人交易時,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行業或者地區主管部門的規定在相應機構進行融資租賃交易查詢的;
(四)出租人有證據證明第三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交易標的物為租賃物的其他情形。”
承租人將融資租賃物進行抵押,很明顯已經損害了所有權人的利益。當租賃物處于承租人占有控制下,承租人隱瞞真實情況,而租賃物沒有顯著標識其權屬時,第三人在非“惡意”的情況下,具備善意取得的條件。根據上述法律規定也可以看出,出租人的所有權與第三人的物權權利相比較,明顯處于劣勢,對出租人而言存在著重大的經營風險。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別除權和取回權區別”所進行的解答,我們可以了解到二者權利產生的來源各不相同,權利清償的順序也各不相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大家還想了解其他法律知識,律霸網還提供了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型詐騙“套路貸”的法律適用
2021-03-01農村房屋土地使用證沒有該怎么辦理
2021-01-22公司設立執行董事任期幾年
2021-03-15商帳追收的特點是什么
2021-01-04注冊商標保護期限是多久
2021-01-07訴前調解要注意什么
2021-01-30公眾責任險是指什么
2021-01-17三類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須提示風險 監管加強
2021-01-18司機酒駕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0-12-08交通保險理賠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
2021-02-03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計算
2021-02-23保險合同成立后誰有權解除合同
2021-03-01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五條是什么
2021-02-05法院將主動審查投保人是否具有保險利益嗎
2021-03-1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2020-12-14如何區分土地出讓金與地價的不同點
2021-02-04執照沒注冊在拆遷地有補償嗎
2021-01-20空商業宅基地拆遷如何補償
2021-02-26房屋拆遷個體租戶可以索賠嗎
2021-02-19如何有效避免企業拆遷矛盾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