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破產清算
相關的法律并沒有規定企業破產清算的時限,只要執行完下列程序即算清算完畢。
依《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司破產清算的程序是:
一、成立清算組。人民法院應當在宣告企業破產之日起十五日內成立清算組,接管破產企業,清算組應當由股東、有關機關及專業人士組成;
二、清算組接管破產公司。人民法院宣告企業破產后,破產企業由清算組接管,負責對破產企業的財產進行管理、清理、估價、處理、分配,代表破產企業參與民事活動,其行為對人民法院負責并匯報工作;
三、破產財產分配。分配破產財產,由清算組提出分配方案,在債權人會上討論通過,報人民法院批準后由清算組具體執行;
企業清算收入如何納稅
一、對處理企業生產的產品或外購貨物取得的收入,仍按正常經營一樣進行增值稅處理:按處理企業生產的產品或外購貨物取得的收入計提銷項稅,根據銷項稅減進項稅的余額繳納增值稅。對處置的為已使用過的且已經依法抵扣了進項稅的固定資產以及處置使用過除固定資產以外的其他物品,應當按照適用稅率計提銷項稅;處置使用過的屬于不得抵扣且未抵扣進項稅額的固定資產,按簡易辦法4%征收率減半征收增值稅。但企業在注銷清算時,對期初存貨中尚未抵扣的已征稅款,以及征稅后出現的進項稅額大于銷項稅額后不足抵扣部分,稅務機關不再退稅,也不得抵減清算過程中應按簡易辦法征收的增值稅。
二、對企業處置不動產,包括房屋、建筑物、構筑物以及地面附著物,按“銷售不動產”項目繳納營業稅。轉讓土地使用權、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商譽的行為,應當按“轉讓無形資產”項目繳納營業稅。
三、對企業處置房屋、建筑物、構筑物以及地面附著物及轉讓土地使用權取得的收入,依法繳納土地增值稅。土地增值稅就收入扣除準予扣除項目后的增值部分按規定的稅率計算征收。對轉讓舊房準予扣除項目的確定:
(一)轉讓舊房能提供評估價格的。轉讓舊房可扣除的項目金額包括三項:一是舊房及建筑物的評估價格(舊房及建筑物的評估價格是指在轉讓已使用的房屋度建筑物時,由政府批準設立的房地產評估機構評定的重置成本價乘以成新度折扣率后的價格。評估價格需經當地稅務機關確認);二是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地價款和按國家統一規定繳納的有關費用;三是在轉讓環節繳納的稅金。此外,納稅人支付的評估費用準予在計算土地增值稅時扣除。
(二)轉讓舊房不能提供評估價格但能提供購房發票的。納稅人轉讓舊房及建筑物,凡不能取得評估價格,但能提供購房發票的,經當地稅務部門確認,《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六條、(一)、(三)項規定的扣除項目的金額,可按發票所栽金額并從購買年度起至轉讓年度止每年加計5%的計算。對納稅人購房時繳納的契稅,凡能提供契稅完稅憑證的,準予作為“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金”予以扣除,但不得作為加計5%的基數。即轉讓舊房不能提供評估價格但能提供購房發票的扣除項目金額也包括三項:一是購房發票所栽金額(實際上包含了《條例》中六條的“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以及“舊房及建筑物的評估價格”兩部分);二是加計扣除金額(加計扣除金額=購房發票所栽金額×5%×購買年度起至轉讓年度止的年數):三是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金(包括轉讓舊房時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契稅以及教育費附加,上述四稅及附加均必須提供相應的完稅憑證)。
(三)轉讓舊房既沒有評估價格又不能提供購房發票的。對于轉讓舊房及建筑物,既沒有評估價格又不能提供購房發票的,地方稅務機關可以根據《稅收征管法》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實行核定征收。
(四)對產權轉移證書,按所載金額萬分之五繳納印花稅。
(五)企業清算的核心是對企業財產(資產)的清理處置。稅法規定,企業將剩余財產分配給股東前要就清算所得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所以,企業清算期間的資產無論是否實際處置,一律視同變現,確認增值或者損失。確認清算環節企業資產的增值或者損失應按其可變現價值或者公允價值進行計算。清算期間,企業實際處置資產時按照正常交易價格取得的收入可作為其公允價值。對于清算企業沒有實際處置的資產,應按照其可變現價值來確認隱性的資產變現損益。計算清算所得,主要就是計算全部資產處置過程中產生的所得以及了結一切債權、債務所產生的所得或損失。此外,企業進行清算,即表明已終止持續經營,是企業存在的最后一個過程。因此在計算清算所得時,還要考慮清算前企業尚未確認的連延收益、尚未在稅前扣除的待攤費用、已在稅前扣除而不再實際支付的預提性質的費用、商譽的扣除以及尚未超過彌補期限的虧損等問題。清算所得可用下面計算公式表示:清算所得=全部資產處置所得-清算費用+確實無法償還的債務-無法收回的債權損失+尚未確認的遞延收益-尚未扣除的稅前允許扣除的待攤支出+已在稅前扣除而不再實際支付的預提性質的支出一商譽一以前年度發生的虧損。其中,全部資產處置所得=資產交易價格或可變現價值-資產計稅基礎-稅前允許扣除的稅金及附加。稅前允許扣除的稅金及附加,是指處置資產過程中繳納的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印花稅、土地增值稅等,不包括可以抵扣的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也不包含企業以前年度欠稅。清算所得稅的計算清算所得稅等于清算所得額乘以25%稅率。由于清算期間不屬于正常的生產經營期間,在計算清算所得稅時不能享受有關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六、對可供分配剩余財產,即企業全部資產的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減除清算費用、職工的工資、社會保險費用和法定補償金,結清清算所得稅、以前年度欠稅等稅款并清償企業債務后的余額。企業清算后,清算凈所得加上未分配利潤、公益金和公積金等,按一定比例分配給投資者,投資者分得剩余資產的金額,相當于被清算企業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余公積中按該股東所占股份比例計算的部分,應確認為股息所得,應當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扣繳個人所得稅;剩余資產減除股息所得后的余額,超過股東投資成本的部分,應確認為股東的投資轉讓所得,應當按“財產轉讓”所得項目扣繳個人所得稅。另外,按照我國現行《破產法》第37條和《民事訴訟法》第204條均規定,破產財產在優先撥付清算費用后,按下列順序清償:
(一)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二)所欠稅款;(三)清償債務。對處于第二清償順序的“所欠稅款”是指企業清算前的欠稅,而并非是處置資產過程中的新發生的稅收。時清算處置資產時產生的稅收是為債權人的共同利益而于清算程序中必須支付的各種費用,是屬于清算費用,應當優先受償。另據《稅收征管法》第45條規定,處于第二清償順序的欠稅發生在設立擔保債權之前的,稅收債權優先;欠稅發生在設立擔保債權之后的,擔保債權優先。
通過以上的閱讀,大家應該大致了解企業破產清算后,企業該如何繳納稅收的問題了。企業破產要面臨和解決的問題很多。經營一家企業實屬不易呀!還有其他疑問歡迎來咨詢律霸網的律師,我們十分愿意為你解答你的疑問,歡迎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虛假出資承擔哪些民事責任
2021-01-07金融許可證應該載明什么內容
2021-02-04主合同涉及刑事案件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0-11-16涉外婚姻辦理結婚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1交通事故法院一審判決后對方不服上訴多久能判決
2021-02-25如何安全支付二手房中介費
2020-12-02臨時工沒簽合同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6公司破產財務人員可以辭職嗎
2021-03-08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50萬重疾險一年多少錢
2020-12-07保險公司是否有權要求退賠保險賠償金
2021-03-13人身保險有哪些特殊性
2021-01-21保險理賠的程序包括
2021-02-26什么是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1-27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銀行貸款抵押購房為什么要買保險
2020-11-18保險人行使可抗辯權的具體方式是什么
2021-01-25貨車報保險要資格證嗎
2021-01-05保險法立法目的是什么
2021-01-31車險理賠:體現服務的窗口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