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勞動合同法最新版年假規定是什么
職工在企業工作一段時間后,是可以申請年假的,年假是一年一次的帶薪休假。年假最長的有15天,最短有5天。在職工休年假過程中,企業是應該正常支付工資和繳納社保的。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于2017勞動法的年假規定也有了一定的調整。
《勞動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國務院關于職工休假問題的通知》“確定職工休假天數時,要根據工作任務和各類人員的資歷、崗位等不同情況,有所區別,最多不得超過2周。”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五條明確規定:“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然而自勞動法公布至今國務院沒有根據勞動法該條的規定制訂職工享受帶薪年休假的具體辦法。
勞動部關于印發《〈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問題解答》的通知第二條對該問題作了規定:“勞動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在國務院沒有發布企業職工年休假規定以前,1991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共同發出的《關于職工休假問題的通知》應繼續貫徹執行。”
二、帶薪年休假工資怎么計算?
年休假工資的基本規定在一般情況下職工享受年休假期間可以獲得與日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其具體計算公式為:職工本人月工資÷月計薪天數(21.75天)。
年休假所依據的月工資標準與《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標準基本一致。即:前十二個月應得工資總額-前十二個月加班工資總額后的月平均工資。如職工在本單位工作時間不滿十二個月的,按實際月份計算月平均工資。
月應得工資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應得工資為用人單位代扣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個人繳納部分以及其他扣款前的工資。
綜上所述,勞動合同法會根據現實問題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當然對于年假這種問題只會規定一個基本的標準,各個公司都有各自不同的規定,所以年假的休假情況會根據公司的規定結合實際情況來進行,工資也會按規定發放。
法定年假多少天,休假條例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怎么計算帶薪年假的工資
最新年假計算方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棚戶區改造可以強拆嗎,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2020-12-17偷拍照片視頻會涉及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16管轄權異議上訴被駁回怎么處理
2020-12-31繼父贍養糾紛贍養費
2021-03-05房產出租了,房子還能買賣或抵押嗎?
2021-02-22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021-02-06一般用人單位是怎么舉證
2020-11-26勞動糾紛一審終審怎么撤銷
2020-12-31壽險怎樣購買,購買壽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30在哪些條件下被保險人可以行使委付
2021-01-05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3-07被保險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9車禍后的賠償是不是保險公司決定的
2021-03-08保險合同糾紛無證駕駛免賠嗎
2020-12-23出車禍對方跑了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1-27保險理賠降賠空間是怎么回事
2021-03-15委托了代理人,本人還能不能參加訴訟?
2021-02-02代為償還土地出讓款的還款協議是否有效
2021-01-23土地流轉的主要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1-03拆遷紅線范圍內可以權屬爭議嗎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