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勞動合同就是我們所說的辭職,這作為我們勞動者的基本權益,我國的相關法律有哪些規定呢,相關的辦理需要多長時間呢。下面小編就解除勞動合同要多久都有哪些規定,這類勞動合同解除的相關問題為你進行詳細的解答和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這就明確賦予了職工辭職的權利,而且這種權利是絕對的,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無須任何實質條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可。
原勞動部辦公廳在《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中也指出:“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須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30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
《勞動法》一方面賦予了職工絕對的辭職權,另一方面又賦予了用人單位一定的請求賠償損失的權利。《勞動法》第102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一、原勞動部在《違反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的第4條明確規定了賠償的范圍: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賠償用人單位下列損失:
1、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2、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3、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4、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勞動法》一方面賦予了職工絕對的辭職權,另一方面又賦予了用人單位一定的請求賠償損失的權利。《勞動法》第102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這類規定勞動者需提前30天向勞動用人單位進行詳細的說明,用人單位在接到辭職時候也應積極的進行辦理勞動者的各項離職事宜,和相關的社保移出工作,做詳細的工作來保證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不受到傷害。勞動者也可以到勞動部門進行相應的辦理。
員工不與公司續簽勞動合同怎么辦
2020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2020年最新《勞動合同法》修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內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2020-11-24無期徒刑概念及最少服刑年數
2021-01-24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管理辦法
2020-12-22美容產品欺騙消費者怎么辦
2021-02-16無故毆打他人如何處罰
2021-01-13離婚案是簡易程序還是普通程序
2021-01-18轉載侵權責任是什么
2021-02-04法院立案需要戶籍證明嗎
2021-01-14小學生用美工刀割傷人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2房屋補償標準能否作為賠償的計算依據
2021-02-23變更勞動合同時職工應注意些什么
2021-01-31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工程保險的種類有哪些
2020-11-22交通肇事逃逸的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01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12保險合同變更的類型
2021-02-06機動車理賠要注意什么
2021-01-03車險理賠次數與保費有什么關系
2020-12-15保險問答:孕婦能不能投保?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