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勞動者能隨時解除勞動合同嗎?其實,在法定的特殊的情況下是可以的,但這也意味著一般情況下是不可以的。可在實踐中,部分勞動者為了能及時到“下家”報到,不惜違約離職。那么,在法律上,勞動者違約離職應否向用人單位賠償損失呢?下面將為您做一個較為詳細的介紹。
一、勞動者能隨時解除勞動合同嗎
《勞動法》第31條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1、在試用期內的;
2、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3、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按照《勞動法》第31條的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需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30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手續,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但由于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有關約定而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由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違反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的規定,而要求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可以不予辦理。勞動者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而給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應當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承擔賠償責任。
二、違約離職應否賠償損失
《勞動法》第102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根據勞動部1995年5月10日發布的《違反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第4條規定,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應賠償用人單位下列損失:
1、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2、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由于用人單位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培訓系執行法定義務,加之勞動者經培訓后通過勞動已為單位創造了一定價值,因此,培訓費用的賠償應當依據培訓費的總額及勞動合同期限和勞動者為用人單位實際服務的時間來合理確定數額。
3、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即用人單位既得利益的損失。
4、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此外,根據勞動部的有關規定,如果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除該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外,該用人單位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其連帶賠償的份額應不低于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的經濟損失總額的70%。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當前,隨著用工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選擇權越來越充分,應當說,勞動者的紛紛“跳槽”,是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的,但是,這種擇業自由應該以尊重和不違反勞動合同為前提。
解除勞動合同違約金怎么計算
解除勞動合同仲裁的賠償標準
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認定時效是多久
2020-12-04海里禁止排放的物體種類有哪些
2021-01-12行政處罰聽證在報紙上公告多長時間
2020-11-16冒用他人護照出國境如何處罰
2020-11-30互聯網金融中的法律視角
2021-03-20行政處罰聽證可以延期多長時間
2020-12-18強制傳喚是否折抵行政拘留
2020-11-19沒能力給贍養費能執行嗎
2021-03-10什么是仲裁委托代理人
2021-01-06委托合同對于委托他人辦事的理解是什么
2021-03-17政府政策可以構成情勢變更嗎
2021-03-13關于勞務糾紛中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
2021-02-21合同中是否可以加入競業限制
2020-12-13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主要區別在哪些方面
2021-02-08什么情況下勞務派遣單位不能與被派遣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購買壽險的理由有哪些,什么人需要購買壽險
2020-12-26保險經紀人具有哪幾種組織方式
2021-02-28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人身保險的索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