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環境法管制政策導向的變化,市場機制成為各國解決環境問題的主要手段,其中環境稅正在被各國所重視并加以使用。在環境管制政策市場化的背景之下,我國學界對于環境稅也給與了前所未有的研究,但是我國的環境稅研究卻存在諸多缺陷,即對環境稅應有的有效性和合法性缺乏深入的探究。
【關鍵詞】環境稅,有效性,合法性
【正文】
環境稅逐漸成為稅法研究者和環境法研究者熱衷的熱門話題,但是根據現有的環境稅研究文獻來看(截至2006年12月20日,筆者在中國期刊網上以環境稅作為篇名檢索到146篇相關的文章(1979-2006),以環境稅作為關鍵詞檢索到423篇相關的文章(1979-2006)。),我國環境稅的研究存在不足,學界未能深入挖掘環境稅制度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具體表現如下:
1.“庇古稅”的精髓
從筆者掌握的現有文獻來看,幾乎所有的環境稅文獻在論述環境稅的理論基礎時,都會提到“庇古稅”,但是遺憾的是幾乎所有的研究文獻都毫無例外的遺漏了“庇古稅”產生實效的核心要素。
根據“庇古稅”的產生背景及其欲克服的問題來看,“庇古稅”旨在化解由于私人成本和社會成本存在差距所導致的社會不公,進而實現社會資源財富的最優分配。簡言之,“庇古稅”就是通過稅收的手段使得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盡可能相等,將社會行為產生的負外部性成本予以內部化。可見,有效的“庇古稅”包含著兩個重要的范疇和一個重要的前提假設,兩個重要的范疇分別是,一是私人成本,二是社會成本;一個重要的前提假設是只有在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相等的前提下,“庇古稅”才能產生最佳的制度效應。
按照“庇古稅”的前提假設所隱含的邏輯,最優的“庇古稅”定價應該等于私人成本和社會成本之間的差額,只有此種情況下,“庇古稅”才能夠將行為的負外部性成本完全予以內部化。如果“庇古稅”定價小于私人成本和社會成本之間的差額,那么“庇古稅”的內化功能及其激勵效應將被弱化,比如環境稅保護環境的效果就大大折扣;相反,如果“庇古稅”定價大于私人成本和社會成本之間的差額,其往往誘導違法行為的發生,比如過高的環境稅可能導致環境污染物的非法處置。
因此,就環境稅制度的具體設計而言,必須將“庇古稅”的兩個重要范疇和一個前提假設與現實生活有機結合,比如,針對我國環境稅制度的建設就不能一味的主張提高環境稅的稅率,合理的做法應該是環境稅定價應該等于私人成本和社會成本之間的差額,制定相應的環境稅稅率應該以此為指導原則,否則環境稅要么不能起到預期的調整社會行為保護環境的功效,要么導致破壞環境的秘密違法行為。遺憾的是我國現有的環境稅研究對此并未給與應有的重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罪與醫療意外的界限是什么
2020-12-13行政訴訟舉證責任的分配規則有哪些
2021-02-13交通事故賠償技巧有哪些
2021-03-23法定扶養義務是幾年
2021-01-24如何保障老年人婚姻自主
2020-11-30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及精神賠償
2021-03-17占用河灘地如何處罰
2021-02-12用人單位隨意變更勞動合同合法嗎
2020-12-12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包括哪些人,理賠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17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有哪些情形
2021-01-19人身意外傷害險有什么獨特的特點
2020-12-11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什么
2021-01-09機動車轉讓保險手續未變更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
2020-11-24青海殘保金如何計算
2021-02-15房屋拆遷補償不到位,該怎么辦
2021-01-092020最近大棚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17戶口已經遷入城市,宅基地會收回嗎
2021-03-19拆遷對租房的有補助嗎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