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民事侵權賠償和環境損害賠償在舉證上的區別
在一般侵權損害賠償的訴訟中,原告被害人應當對要件事實(加害行為、損害結果、侵權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加害人過錯)承擔證實的舉證責任。特殊侵權行為則反之。
一般說來,被告對其免責事由的證明,不屬于舉證責任倒置,應屬于舉證責任的一般分配。比如,《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4條規定的關于環境污染和產品責任中的免責事由的舉證、高度危險作業中受害人故意的舉證、飼養動物致人損害中的過錯舉證,均屬于被告對己有利事實所負擔的舉證責任,并非舉證責任倒置。
此外,在過錯證明上,應當區別侵權損害賠償責任要件事實中的過錯與免責事由中的過錯。在過錯責任原則之下,加害人過錯是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一個構成要件,若法律將加害人過錯證偽的責任倒置給加害人,則減輕受害人的舉證責任,加害人可以受害人或第三人存在過錯來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從而阻礙自己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成立。
在無過錯責任原則之下,雖不以加害人過錯為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但加害人可以證明受害人或第三人存在過錯來免責,在此情況中加害人對利己事實負擔舉證責任,并未減輕受害人的舉證責任,因此不構成舉證責任倒置。
與傳統的民事侵權相比較,環境民事侵權具有以下特點:
1、侵害范圍的廣泛性。環境,屬于人類所共有。環境中的每一個要素是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的,如果其中某一要素遭到破壞或污染有可能使人類生存的整個自然環境發生改變。因此,環境民事侵權的對象往往是相當地區范圍內不特定的多數人或物,而且還有可能涉及到人類的后代。
2、侵害時間的長期性。環境民事侵權行為所造成的侵害結果具有很長的潛伏期而且還不容易被發現。人類向環境排放的污染物對人體健康或財產所造成的損害一般要經過數年后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被發現。有些污染物甚至在數百年的時間里不斷地對周圍人群的人身或財產造成侵害。一般的侵權行為一旦侵害人停止實施,其侵害就停止了。但環境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是持續不斷的,不會因侵害行為的停止而立即停止,而要在環境中持續作用一定的時間。總之,環境侵權行為所造成地危害后果的潛伏期相當長,有些甚至是不可逆轉的。
3、加害行為的利益性。環境民事侵權始終與經濟發展相伴隨,污染環境的行為往往是各種創造社會財富,從事公共福利活動中的衍生行為,在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同時,還帶有相當程度的價值正當性。有些地區為了發展本地區的經濟,很多環境侵權行為得到了政府行政機關的許可,為違法行為提供了一種行政合法性。很多事實表明,環境侵權行為被看作是一種有價值的侵害,是一種可容許的危害。
4、加害主體的不特定性。現代環境侵權不光是特定的人或特定的企業的所謂違法、犯罪行為造成的,有不少是由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無可非難的日常行為蓄積造成的,如在由汽車排放尾氣造成的光化學污染事件及其他復合侵權事件中,要尋找加害人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極為困難的。而就受害者而言,就更加難以確定。
除此以外,環境民事侵權還具有因果關系的復雜性、加害原因的多樣性特點。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法學學士學位,上海律師協會會員。自執業以來,專注律師實務及法律研究,致力于經濟糾紛、公司企業、損害賠償、婚姻繼承等民商事領域的訴訟、仲裁,非訴法律顧問、風險防范等法律服務。秉承“遵法、敬業、誠信、高效”的執業理念,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高質量、高效率、全方位的法律服務,受到客戶的一致好評。在交通事故、婚姻繼承、債權債務、動拆遷、勞動人事等常態法律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及豐富的辦案經驗。楊麗娟律師執業以來成功辦理數百起訴訟、仲裁及非訴案件,為大中型企業及個人提供過大量法律顧問服務及專項法律服務。全面準確提供法律分析及解決方案,善于解決復雜疑難案件。
行政訴訟起訴書怎么寫
2021-03-23簽了贍養協議能反悔嗎
2021-03-04法律顧問的常法費有標準嗎
2021-01-19欠條丟了有照片可以嗎
2021-03-25房產證抵押會不會過戶
2021-01-11貴州煤礦7人遇難,公司應賠多少
2021-01-02無權代理合同是否可以繼續履行
2021-02-20賠償協議未按時間打款怎么辦
2021-02-25工傷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1-01-26解除勞動合同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5雇傭關系有經濟補償嗎
2021-01-13人壽保險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未到期保險離婚如何分割
2021-02-03一般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0-11-17司法鑒定費用保險公司該承擔嗎
2021-03-14事故保險理賠的流程有哪些
2021-03-18保險利益都有哪些重要原則
2020-11-15洗車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1-01-25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八條
2021-01-15關于對保險中介機構監督管理規定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的公告內容是什么
2020-12-04保單的轉讓與質押規定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