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污染環境罪拘捕的條件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60條的規定,違反國家規定,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危險廢物,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涉嫌下列情形之一,應予立案追訴:
(一)致使公私財產損失三十萬元以上的;
(二)致使基本農田、防護林地、特種用途林地五畝以上,其他農用地十畝以上,其它土地二十畝以上基本功能喪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壞的;
(三)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
(四)致使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傷、十人以上輕傷,或者一人以上重傷并且五人以上輕傷的;
(五)致使傳染病發生、流行或者人員中毒達到《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級Ⅲ級以上情形,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
(六)其他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的情形。
本條和本規定第六十二條規定的“公私財產損失”,包括污染環境直接造成的財產損毀、減少的實際價值,為防止污染擴散以及消除污染而采取的必要的、合理的措施而發生的費用。
二、環境污染罪的司法解釋
【刑法條文】
《刑法》沒有污染環境罪的規定。但《環境保護法》第43條明確規定:“違反本法規定,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導致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的,對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氣污染防治法》作了類似規定,并進一步明確了對有關責任人員可以比照《刑法》第115條和第187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司法解釋】
污染環境罪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近日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簡稱《修正案八》)罪名做出補充規定,取消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罪名,改為"污染環境罪"。從5月1日起施行。該罪具體的內容包括“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等行為造成重大環境污染的,應該進行立案拘捕。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伙企業的相關法條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2020-12-17鄰居住改商噪音擾民,其他業主如何維權
2021-02-27商業銀行接管從什么時候開始
2021-02-18房產證可以抵押給個人嗎
2021-03-08競業限制補償金比例是什么,競業限制補償金有什么規定
2021-02-20試用期時間有啥規定
2021-03-11產品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2020-12-15飛機延誤4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09意外死亡賠償協議書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2如果未超過保險限額由誰負責支付賠償款
2021-01-22汽車丟了,保險公司怎樣理賠
2021-02-17土地轉讓合同
2020-12-12土地流轉合同范本內容
2020-12-07房屋拆遷起訴期限是多久
2020-12-07申請信息公開對提高征地拆遷補償有作用嗎
2021-01-05拆遷補償方案要公示多久
2021-03-07協議拆遷的背后有哪些陷阱
2021-01-12什么是拆遷安置過渡期限
2020-11-30宿州拆遷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0-12-04新農村建設宅基地有補償嗎,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怎么補償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