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再現:
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頻頻爆發,引起正在參加全國兩會的多位全國人大代表高度關注。究竟是修改刑法有關規定加以懲治,還是按照現狀處理,代表們之間也存在爭議和不同看法。
法律解析:
來自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研究的數據表明:在發生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中,14歲至16歲年齡段所占比重逐年提升,未成年人犯罪呈現低齡化趨勢。
最高檢公訴部門的相關調研表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現犯罪年齡趨于低齡化、文化程度較低、外來未成年人所占比重較高、所犯罪名比較集中、犯罪手段呈成人化暴力化傾向、共同犯罪居多等六大特點。
根據刑法第17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梢哉f,不滿十四周歲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
民法根據自然人是否可以認識自己行為的性質、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承擔行為后果的能力為標準,劃分為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和完全行為能力人。一般標準為年齡0-10-18周歲,特別的標準是智力水平。特殊的年齡階段是年滿十六周歲能夠憑借自己的勞動所得生存可認定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刑法的標準同樣以年齡為一般標準,未滿十四周歲不應當收到刑事處罰,年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八周歲僅對故意殺人、強奸、搶劫、投放危險物品等八種犯罪承擔刑事責任。未滿十八周歲犯罪嫌疑人一律不適用死刑。特別的標準也是智力問題,如有無精神疾病等。
《民法通則》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包括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注:十六至十八歲,以自己的勞動收入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可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刑法規定的限制刑事責任能力: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18周歲以上公民,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以自己勞動收人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10周歲以上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均應負刑事責任;未滿14周歲的人犯罪一概不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放火、爆炸、販賣毒品、投毒罪應負刑事責任。
面對越來越突出的青少年犯罪,面對越來越低齡的“問題少年”,國家,需要如何應對?
工讀學校,曾是我國設立的一種特殊教育學校,教育對象一般是13-17歲,有違法或輕微犯罪行為,不宜留在原校學習,但又不宜勞動教養或判刑的中學生和社會適齡青少年。在1999年以前,只要經過學校報公安局批準,就可強制入學;而在1999年之后,我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改為要在學生和家長自愿的情況下才能就讀工讀學校。因此,走進工讀學校的“問題少年”非常有限,截至2010年全國工讀學校的總量銳減至70多所。目前,我國的工讀學校都改名為專門教育學校,因為存在的問題而限制了其功能的發揮。
除此之外,面對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趨勢加強這樣的一個現狀,相關學者們對是否要降低刑事責任的年齡也存在著爭論。有的贊成者認為:當前整個社會現實與1979年刑法最初制定時相比,在經濟、文化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如今的未成年人身體發育和心智成熟程度都明顯“早熟”,繼續以14周歲作為最低刑事責任年齡,顯然不合適。
而對此持反對意見的學者則認為,法律只能管普遍現象,不應對偶然的、罕見的個案作過于敏感的反應,從而提出降低刑事責任年齡。并且,對肇事未成年人的處理,不是刑罰懲罰的問題,而是家長、學校、社會管教的問題。
是不是該降低刑事責任的年齡,各家有各家之言。但是,人們想知道的是,面對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的趨勢,解決問題的根基,到底在哪里?
專家指出,我國現在的法律對于未成年人實施危害社會行為后,家長應當怎么做的規定基本處于空白狀態。但是很多國家的法律對于未成年人犯罪,它往往把大棒砸向父母。比如有的國家法律規定,如果監護人放任未成年子女有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法院可以裁定、判決監護人接受強制性的親子教育。強制親子教育過程中表現不好,還可以對家長進行罰款,甚至可以追究家長的刑事責任。
另外,我國繼續堅持少年司法制度,寬容而不縱容。一方面要強調對低年齡未成年人犯罪以教育為主,懲罰為輔。但同時一定要設計防止縱容的機制,也就是寬容之后,一定要有機制的防止重新犯罪。而所謂縱容機制和防止縱容機制的設計,就是以教代刑,不用刑法處罰未成年人,不用成年人的藥品治療未成年人的病,但是要求國家一定要設計適合未成年人的藥品,適合未成年人診斷的措施,包括建立類似的兒童醫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公婆能否看望孫子
2020-12-03新離婚協議書范本
2020-11-25住房限購政策內容
2021-02-08交警強制措施能撤銷嗎
2021-01-14工傷勞動仲裁步驟是什么
2020-12-05喝多少酒算酒駕 酒駕的危害有哪些
2020-12-21欠條丟了有照片可以嗎
2021-03-25交通事故死亡賠償相關法規
2021-01-26交通事故定殘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09財產保全了還能過戶嗎
2020-11-30離婚證據如何收集
2020-12-02孩子撫養權歸誰
2021-01-08公司房產抵押貸款程序是什么
2021-03-01合同債務有哪些類型
2021-02-14怎么約定商業秘密
2021-03-05如何審核勞動合同,審核勞動合同要點是什么
2021-02-15怎樣為車輛買保險
2020-12-07人身意外傷害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10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包括哪些內容2020最新
2021-02-06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