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精神損害賠償是屬于人身損害賠償的項目之一,精神損害賠償的數額由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等因素確定,江蘇地區一般不超過5萬元。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條 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江蘇高院、公安廳關于處理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
28、因交通事故遭受精神損害的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向主持調解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
確定精神損害撫慰金時,一般不宜超過5萬元。
怎么取得精神損害賠償金
一般而言,造成死亡的,精神損害賠償金會高些;造成殘疾的,精神損害賠償金會低些。我國并沒有對精神損害賠償數額作出規定,更沒有上下限。不過目前我國極個別地區對精神損害賠償作出了上限規定,如有的省高級人民法院規定:精神損失費的賠償數額一般不得超過5萬元,確有特殊情況的,賠償數額也不得超過1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被侵權人可以通過心理診療的方式將精神損害轉化為物質損害。例如侮辱、強奸等犯罪案件,一般不造成被害人身體的嚴重傷害,但卻嚴重摧殘了被害人的心理健康,造成被害人有心理障礙,被害人有可能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無法正常工作,并常伴有頭昏、失眠、抑郁等癥狀。如果被害人在沒有明顯身體損害的情形下,又無法獲得精神損害賠償,則會造成一些被害人生活困難,并產生社會仇恨心理,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面對著法律的限制,用心理診療的方式將精神損害轉化為物質損失,被害人就可以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精神損害賠償是屬于人身損害賠償的項目之一,精神損害賠償的數額由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等因素確定,江蘇地區一般不超過5萬元。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汽車碰撞電瓶車索賠多久會過期
2020-11-12網上轉賬記錄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1禁止食用野生動物養殖戶有損失怎么辦
2021-01-14注冊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嗎
2021-02-23商帳追收的特點是什么
2021-01-04如何預防留學生眾籌網絡詐騙
2021-02-20交通事故可否異地起訴
2020-12-08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3-02無故辭退怎么找勞動仲裁
2021-03-15合同內容與事實不符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22民工在施工中誤傷工友需要賠償嗎
2021-02-27學生在外面玩水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3中介不退錢去哪里投訴
2020-12-18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1-03-26人身保險合同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09某公司某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公司訴被趙某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11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投保人的定義,投保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