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圍的確定是合同法的重要課題,與當事人的利益息息相關的。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的規定,我國違約損害賠償貫徹完全賠償原則,并以“應當預見規則”加以限定。此外,法條與學說還提供了其他限定賠償范圍的手段。基于精神損害的特性,完全賠償原則在違約精神損害賠償金額的確定上根本無從適用。為平衡當事人利益,法官在確定違約精神損害賠償范圍時應受下列規則的約束,把精神損害賠償限定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
1、應當預見規則。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的規定,違約方所承擔的賠償責任不得超過其在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這一規則同樣適用于違約精神損害賠償案件。應當預見規則實際上是確定違約行為與精神損害后果之間的“法律困果關系”的規則,它表征的是一種價值判斷,任務是要判定在何種程度上使違約方負責。它是限制債務人責任范圍的最主要的手段,具有重大的價值。
2、損益相抵規則。它是指賠償權利人基于損害發生的同一賠償原因獲得利益時,應將所受利益由所受損害中扣除以確定損害賠償范圍的規則。損益相抵的要件包括:損害賠償之債的成立,受害人受有利益以及損害事實與利益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損益相抵在違約精神損害賠償案件中同樣可以適用。受害人原應支出因損害事故而免于支出的費用以及原本無法獲得因損害事故之發生而獲得的利益,法官在確定慰撫金數額時可酌情將其扣除。在此類案件中,損益相抵規則的作用不是很大,因為法官擁有極大的自由裁量權。
3、過失相抵規則。過失相抵是指就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權利人也有過失的,法院可以減輕加害人的賠償金額或者免除其賠償責任。筆者認為,雖然違約責任在歸責上已改為嚴格責任,但是,根據誠實信用原則,過失相抵規則在合同法上仍可適用。在違約精神損害賠償案件中,如果受害人的行為助成了對方的違約,法官可依自由裁量權減輕或免除違約方的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外合資銀行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0-12-02股權變更提交資料后能否撤銷
2021-02-18保證人擔保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2-13打工不簽合同會產生哪些風險
2020-12-05破產過程中債權債務能否抵消
2021-02-17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上訴案
2020-11-13專利權可以贈與嗎
2020-12-27離婚雙方都簽字了是否立刻有效
2021-01-15啥時候能放棄遺產繼承權
2021-03-14電梯事故死人構成犯罪嗎
2020-12-14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什么材料,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流程是什么
2021-01-13勞動者辭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6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產品責任法律了解
2021-03-08人身保險合同終止條件是什么
2021-01-02保險合同怎樣才能成立
2021-01-14保險合同中的等待期有多長
2021-01-20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