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請求權是否可以繼承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自然人因人格權、隱私權和其他人格利益遭受非法侵害,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除此之外本解釋的第七條還規定,自然人因侵權行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遺體遭受侵害的,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也就是說精神損害賠償的請求主體可以是受害人,也可以是受害死者的近親屬。
法律如此規定的原因在于,這種請求權是與自然人的人身不可分、密切相關的一種權利,是自然人人身權的延伸,離開了自然人人身,精神損害撫慰金請求權就無從談起了。也就是說,自然人只能就自己所遭受的精神損害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不能替代他人主張。但當精神損害撫慰金請求權變成了具體的財產債權時,就可以讓與或繼承。
司法解釋上就此作出了兩個例外規定,第一個例外即賠償義務人已經以書面形式承諾給予金錢賠償,此時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已轉化為明確的債權。第二個例外即受害人死亡前已向法院起訴,其近親屬可以作為繼承人繼續訴訟。兩種例外成立的前提是金錢數額必須已明確。
二、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數額:
應當斟酌侵權人過錯/侵害的具體情節和后果/侵權人獲利和經濟能力/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來確定/同時考慮受害人的過錯。
福建省參考標準:
①受害人遭受輕微傷害請求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法院不予支持;
②受害人遭受一般傷害未構成傷殘等級的,精神損害撫慰金在1000元至5000元之間酌定;
③受害人遭受的傷害已構成傷殘等級的,精神損害撫慰金在5000元至80000元之間酌定;
④受害人死亡的,精神損害撫慰金在50000元至80000元之間酌定。
個別案情較為特殊的案件,精神損害撫慰金數額,可以不受上述標準限制。
自然人因侵權行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遺體遭受侵害的,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留置權必然優于抵押權是錯的嗎
2021-01-23最新!民法典草案提審:婚姻家庭編擬了這些新規(20個新亮點)
2020-12-25欠錢不還夫妻倆離婚怎么辦
2020-11-25最高法關于死刑緩期執行限制減刑案件審理程序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19新三板掛牌上市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31車被保全有時間限制嗎
2021-01-20車禍導致他人父母死亡應該賠多少錢
2021-02-26車禍怎么賠償傷者
2021-01-05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代領的情形
2021-02-03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壽險投保人出險如何申請理賠,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3-04夫妻財產分割:人身保險合同權益的分割
2021-01-29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9保險賠償后能減輕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18三者險保險人的義務包括哪些
2021-01-17車撞自家人保險賠不賠及其依據是什么
2021-02-05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五條是什么
2021-02-05投保當日撞車,保險公司稱合同未生效拒賠生效方式應按投保人意愿
2020-11-24保險合同未約定自殘免責時,被保險人自殘應如何處理?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