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99次會議通過)
為正確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
等有關法律規定,結合審判實踐,就有關適用法律的問題作如下解釋:
第一條因生命、健康、身體遭受侵害,賠償權利人起訴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本條所稱賠償權利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
本條所稱賠償義務人,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權行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第二條受害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有故意、過失的,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的規定,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但侵權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受害人只有一般過失的,不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
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三款規定確定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時,受害人有重大過失的,可以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
第三條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
二人以上沒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但其分別實施的數個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應當根據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四條二人以上共同實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并造成損害后果,不能確定實際侵害行為人的,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共同危險行為人能夠證明損害后果不是由其行為造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條賠償權利人起訴部分共同侵權人的,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其他共同侵權人作為共同被告。賠償權利人在訴訟中放棄對部分共同侵權人的訴訟請求的,其他共同侵權人對被放棄訴訟請求的被告應當承擔的賠償份額不承擔連帶責任。責任范圍難以確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權人承擔同等責任。
人民法院應當將放棄訴訟請求的法律后果告知賠償權利人,并將放棄訴訟請求的情況在法律文書中敘明。
第六條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長沙統一標準解決醫療糾紛 醫院自己舉證無過錯
2020-12-17公司成立幾年內不能轉讓股權
2021-02-20連帶責任多久可以撤銷
2021-03-08我國關于遺產繼承稅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12婚姻自由的行使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
2021-02-08勞動合同變更時未變的內容繼續有效嗎
2021-02-10查封、扣押期限的規定
2020-11-15合同中債權抵銷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22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購房簽合同需要什么材料,購房合同丟了怎么辦
2021-01-10房產己給贈與稅出售還付所得稅嗎
2021-02-18試用期的時間是多久
2021-03-03企業調崗可否隨意進行
2020-12-02海洋運輸貨物有幾種保險
2020-12-08單位保險要交多少年
2020-11-17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受害人無法聯系被保險人的利益如何維護
2020-12-10受益人殺害被保險人保險公司是否還要賠償
2020-12-26保險法是如何規定固定資產投保的內容
2021-01-20土地出讓附著物怎么交稅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