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精神損害賠償是權利主體因其人身權益受到不法侵害而使其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利益受到損害而要求進行賠償的民事權利。在法律上具有補償、撫慰、懲罰三重功能。
制度的建立
精神損害賠償首先興起于民事侵權領域,并隨著人權理論和社會公平負擔理論的發展而發展,尤其是經過二戰后人們對法西斯肆無忌憚的踐踏人權的反思,使保護人格,重視精神損害的賠償成為各國國家賠償法重要的價值取向之一,西方各國如法國、美國許多州都通過立法將精神賠償歸入國家賠償的范圍之內。我國隨著2001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出臺,基本確立了民事賠償方面的精神賠償制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逃稅罪的處罰
2020-11-09工傷申請財產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2-06外國人在中國登記結婚需要帶什么材料
2021-01-01國家賠償的申請范圍
2021-02-23隱名股東能否工商備案
2020-12-26公職人員參與非法集資如何處罰
2020-11-12不良資產包可以抵押嗎
2021-01-21離婚,五歲孩子可以選擇跟誰嗎
2021-02-08立遺囑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6贍養老人的繼子能分撫恤金嗎
2020-12-08臨時用地到期可以處罰嗎
2021-01-12最新(2008)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19勞動關系確認勞動關系爭議情形
2021-03-06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勞務公司拖欠員工工資該怎么做
2021-02-15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工作原則
2020-11-20校車肇事損失保險公司拒賠無理
2021-02-25保險公司對牙齒的賠償標準規定
2021-03-03車撞自家人保險賠不賠及其依據是什么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