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朋友圈辱罵他人是否構成侵犯名譽權
當然構成侵犯名譽權,可以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等。
案情簡介
因懷疑自己的丈夫與陸某有不正當關系,近一段時間以來,廖某連續六次在網上發表言論,稱陸某與自己的丈夫通奸長達兩年。廖某還稱陸某被現場發現后仍然劣性不改,并多次墮胎。
在微博中,廖某不僅公布了陸某的真實姓名,還公布了陸某的工作單位、家庭住址、聯系電話等個人信息。針對廖某的這一做法,陸某雖然進行了反駁,使事實得到了進一步的澄清,但仍有許多不明真相者對陸某指指點點,甚至諷刺、嘲笑、指責、挖苦。無奈之下,陸某要求廖某公開道歉、消除影響、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但被其拒絕,理由是姑且不論通奸是否屬實,僅因網絡是虛擬的,其享有在個人微博上撰寫文章、發表評論的自由,陸某無權干涉。
法律解讀
廖某已經侵犯了陸某的名譽權,應停止侵權行為并承擔相應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7條規定:“是否構成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應當根據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來認定。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侮辱或者誹謗他人,損害他人名譽的,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對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隱私材料或者以書面、口頭形式宣揚他人隱私,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譽權處理。”
在本案中,雖然網民有在自己的個人微博上撰寫文章、發表評論的自由,但這種自由權并不是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微博上的言論自由同樣應建立在遵守法律的基礎之上,必須以不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為前提。廖某只是基于懷疑,就公開發表對陸某的人身攻擊和侮辱的言詞,并直接將陸某的姓名、住址等信息暴露于公共網絡并宣揚其臆想的事實,造成貶損陸某名義的社會評價,使陸某的名譽受到了傷害。因此,廖某應該停止侵權行為并承擔相應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發生后交警隊認定期限
2021-01-07事故賠償達不成協議怎么辦
2021-02-20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辦理流程有哪些
2021-01-12交通事故案件訴訟保全是否可以扣押
2021-03-12發生工傷事故如何向勞動部門報告
2021-03-24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債務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3-21民事訴訟需要哪些花費
2021-03-25商品房住宅保修期從何時起算?
2021-02-18離婚調解用出示證據嗎
2020-11-14贈予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1-02-26沒收手機算犯罪嗎
2021-01-04人身損害中的醫療費該如何認定
2020-11-12擔保合同中質物滅失怎么辦
2021-01-08建筑施工強制性規范有哪些
2020-11-16農田非法在別人土地上取土如何處罰
2021-02-14抵押貸款要壓房產證原件嗎
2020-11-13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勞務方簽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04勞動關系沒有終止仲裁時效有幾年
2020-12-18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