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事訴訟法律對于侵權案件的地域管轄,秉持的原則是:侵權行為地、被告住所地。
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為了對侵權行為地予以明確,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十四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的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發生地。在該解釋中,針對日益活躍的信息網絡,專門就侵權行為實施地以及侵權結果發生地,進行了更為具體明確的界定。
該解釋第二十五條規定:信息網絡侵權行為實施地包括實施被訴侵權行為的計算機等信息設備所在地,侵權結果發生地包括被侵權人住所地。
二、網絡侵權的類型
網絡用戶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侵害人格權。主要表現為:
1.盜用或者假冒他人姓名,侵害姓名權;
2.未經許可使用他人肖像,侵害肖像權;
3.發表攻擊、誹謗他人的文章,侵害名譽權;
4.非法侵人他人電腦、非法截取他人傳輸的信息、擅自披露他人個人信息、大量發送垃圾郵件,侵害隱私權。
(二)是侵害財產利益?;诰W絡活動的便捷性和商務性,通過網絡侵害財產利益的情形較為常見,如竊取他人網絡銀行賬戶中的資金,而最典型的是侵害網絡虛擬財產,如竊取他人網絡游戲裝備、虛擬貨幣等。
(三)是侵害知識產權。主要表現為侵犯他人著作權與商標權:
1.侵犯著作權。如擅自將他人作品進行數字化傳輸,規避技術措施,侵犯數據庫等。
2.侵犯商標權。如在網站上使用他人商標,故意使消費者誤以為該網站為商標權人的網站,惡意搶注與他人商標相同或相類似的域名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通過上文的敘述我們可以知道,按照我國法律的規定,發生網絡侵權的,受害人可以向侵權行為地或被告住所地的基層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當然要想獲得案件勝利,最好就委托律師來幫助自己收集相關證據,打侵權官司。如果您還有其他不明白的地方,我們也歡迎您到律霸網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怎么做司法鑒定,鑒定流程是什么
2020-11-27境外結婚注冊證書的認證
2021-01-23交通事故訴訟的證據有哪些
2021-02-03男方在女方孕期提離婚會凈身出戶嗎
2021-02-19法醫鑒定輕微傷標準是什么
2021-02-05性騷擾導致他人精神失常并自殺需要負怎樣的法律責任
2020-12-30簽訂勞動合同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1-03-19公司未給員工足額繳納社保會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16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本案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能否成立
2020-12-21新《保險法》的溯及力問題
2021-01-12什么是聯合人壽保險?
2021-01-08交通理賠交強險是多少錢
2021-01-20機動車保險條款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3-13保險理賠糾紛訴訟時效應該從何入手
2020-11-28保險受益人具有怎樣的法律制度
2021-03-11外嫁女、外來媳婦應不應該得到拆遷補償
2020-11-112020農村宅基地和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18駐馬店拆遷計劃
2020-12-01武隆公業園區征地補償養老保險
2021-01-01